文/程俊燕
将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
文/程俊燕
我国将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中,这是对ppp项目做了一个大型的推广,ppp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采购活动有重要意义,通过ppp项目激发市场的投资活力,利用这笔巨大的资金,提高市场的投资积极性,ppp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前景,保证它健康持续的发展,推动市场发展。
ppp项目;政府采购;政府支出
在2014年12月31日,我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并将这项办法以ppp的模式进行了推广,从而规范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采购行为。在2015年2月25日,财政部在官网上发布了《201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这项工作八个要点中的第二个要点,就是在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等各项改革工作中力推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工作。这项规定,在我们看来就是将ppp项目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所以,我们将从不同的方面对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作建议,为这项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料支持。
(一)使ppp项目有法可依,提升规范性
在上世纪的90年代,我国福建省泉州刺桐大桥项目就是我国的第一个有民营资本介入的ppp项目,这第一个案例的成功所带来的意义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到在有民营资本注入的ppp项目中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比如民营企业在投入资本后,其相应的权益没有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除收费权外其他的权益得不到保护,收费标准不确定等等因素。刺桐大桥项目当时签订的合同所规定的经营使用权在30年,但是国家在后面的有关公路的收费期限,它的规定却是在25年。这样的话,在5年时间内发生的一切变故都必须由企业承担。所以,这就要求合约双方的一切权利关系必须要通过有效的合约进行保障,很显然,在合约政府的那一方,政府会拥有绝对的权益,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合约另一法规的民营企业,所以,这项竞争一开始就将双方放在了一个不平等的位置,民营企业权益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就会成为一切风险危害的最大承担者。如果长期下去,ppp模式就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得不到长远的发展,并且同时还会打击到民营企业参与政府招投标活动的积极性。
在ppp项目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很早就有专家进行过研究,他们认为PPP项目并不完全等于政府采购活动,但是它可以被划分为政府采购的一种形式,我国有相当完善的法律体系对政府的采购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定,每一项法律都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做了规范,从国家到地方,不同的法律之间有其不同的针对对象,但是他们都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法律规范。虽然和谐法律仍然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就大体而言,法律已经制订出了一个相对而言具体的法律大纲了,一些细节之处还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采购行为应当根据法律的约束严格执行,对每一个法律行为判断其是否合法都能够做到在法律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法律条文。
所以,将ppp项目纳入政府采购也就必须要保证ppp项目本身就要有法可依,在法律的促进下ppp项目也就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是实际上ppp项目的规范化发展,也为其自身解决了矛盾,ppp项目不需要再因为是否要遵循政府采购招标活动的相关规定而纠结,更加重要的是解决了ppp项目在法律的应用上的统一性。现在的社会上,ppp项目受到了多种法律的矩阵性约束,虽然这种约束力量将ppp的发展更加的规范化,但是就ppp本身来说,自身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定位,所以在法律的运用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法律交叉,混乱的情况。并且法律层面的硬性要求比较欠缺,使得ppp项目本身应立足于合约之上的项目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ppp项目正式的纳入政府采购活动中,ppp项目就必须要遵循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规定,而这样也就将ppp的定位更加清晰,原先不清晰的定位也就会随着政府活动的规定慢慢理顺,ppp项目将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政府出台的有关法律针对政府采购活动,为了进一步的规范ppp项目的规范化,政府还将出台有关竞争性磋商的管理办法,使ppp男人能够在一个长久的时间范围内持续发展。
(二)有效防护风险
2014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宏观下行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预算较大,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财政预算扩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引入ppp项目将会对缓解政府面临的财政困难压力有重要作用。在目前看来,ppp项目有着自身的特点,第一,它具有较大的资金持有量,从2013年来看,仅一年内,我国此证不公布的ppp项目的总投资额就达到了1800亿。第二,ppp模式中的出资部分没有纳入政府的财政支出部分,资金来
下接(第1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