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平台下轨道交通企业财务信息化构建探析

2016-09-20 09:01:12胡选宓
财会学习 2016年17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财务信息化

文/胡选宓

大数据平台下轨道交通企业财务信息化构建探析

文/胡选宓

轨道交通企业由于资产投资规模大,产业多元化,自身信息化需求及程度较高,对数据标准化、精细化要求高。本文针对轨道交通企业特点,在分析大数据平台下轨道交通企业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据的类型与流程塑造,探讨轨道交通企业大数据平台下财务信息化的具体构建。

轨道交通企业;大数据;财务信息化

自2013年底以来财政部相继发布《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企业应当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化工作,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日前,财政部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要求认真抓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制度的贯彻落实,在不断提高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推动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引导企业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提升内部管理信息标准化,促进财务、业务数据的融合与互联。同时,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并及时完善相关规范,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新IT技术正在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信息化数据正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重要战略资产。而会计数据正是信息化资源的重要要部分,企业应当着力发挥会计数据标准化的先天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动会计工作模式变革,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业务数据价值,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处理智能化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

一、轨道交通企业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轨道交通行业特点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大动脉,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据统计,“十二五”末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为3618公里,“十二五”期间投资超万亿,预计“十三五”期间仍将持续发展势头,至“十三五”末运营线路长度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投资需求继续增长。往往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的综合发展紧密联合,并以“轨道+物业”模式引领城市建设发展。轨道交通企业业务板块一般由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组成,向车辆制造、物业开发、资产经营等方面延伸,形成多元化、资产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仅需要作好轨道系统的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同时也因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将引领智慧城市同步推进。

(二)轨道交通企业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鉴于轨道交通企业的综合性,涉及产业众多,数据信息量大,如果缺乏一定的信息化手段和数据化管理手段,则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率及业务模式的改善。在财务上表现为:第一,业务数据庞大而且零散地分布在各种应用系统和一些不相干的存储器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财务与业务分离,当数据庞大冗杂时,如果缺乏智能的管理与分析能力,财务数据仅仅为业务发生之后的简单加工,即不能为业务拓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持;第二,财务数据低端缺乏战略管理高度,财务部门拥有的仅仅是数据,数据与信息背离,不能将数据转换成有效的信息,不能为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有效服务;第三,会计核算本身为数据密集型行业,而传统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业务与机械化工作并不能释放更多财务管理价值。

鉴于此,轨道交通企业更应当加强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高标准的精准管理需求。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企业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抽丝剥茧,理清其中的联系,更加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例如在建设期作好的所有精细化计算,都将给运营期有效分析给出强大的数据支持;而运营期多维角度的数据采集也将给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三)轨道交通企业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可行性

经过多年行业发展的锤炼,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管理过程的标准化、流程化、可精细化的特点,使得轨道交通财务信息化建设更具可行性。目前我国轨道交通的信息化建设已从探索阶段进入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各轨道交通企业致力于运用大数据平台、物联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解决如何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与安全,确保运营的安全与服务,解决巨量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以保证组织在规模急剧扩大的情况下的高效运作。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把数据应用、信息化建设、机电设备管理充分融合起来,实现生产运营与商业运营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业务端不断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改造的同时,财务作为数据信息循环的重要构成部分,可以这些信息技术为平台,更好地和业务循环以及管理循环相融合,并提供深入价值链的数据支持。

二、大数据平台下轨道交通企业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具体构建

(一)规划与设计

着眼于企业未来至少5年的发展规划,分析未来5年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的重点工作内容,盘点企业资源,作好战略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业务脉络,并基于大数据理念对内部数据进行充分梳理与整合,促成业务子系统在处理自身业务同时向财务信息系统提供数据,勾勒大数据平台下财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

(二)数据分类与流程塑造

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以应用系统为中心,每个业务模块建立不同的应用系统,数据形成并存储于不同的系统及介质,从而形成“信息孤岛”。在物联技术下,应以数据为中心搭建起大数据平台,将各类数据整合好,辐射到各个领域。轨道交通数据资源种类繁多,通过建立数据管控平台,作到数据精准记录,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和指挥决策,实现螺旋上塔尖的数据信息处理与综合应用。

1.纵向分类方法

纵向分类方法是从轨道交通企业组织结构层级及运用层级对数据进行分类。根据数据特性,数据资源自下而上分为业务层数据、核算层数据、管理层数据和决策层数据。其中(1)业务层数据,在分析集团业务特性的基础上,应当对集团业务端数据统一编码规则,形成集团编码体系,便于数据在不同系统或流程中的传递与运用;(2)核算层数据,在统一集团会计核算办法、统一会计科目体系基础上,用统一的会计语言与核算政策进行账务处理,尽量消化不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不同导致的会计处理差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3)管理层数据与决策层数据,财务将所需数据采集点放到业务前端,数据就是业务本身,在业务驱动下数据自动对接至财务核算系统,并掌控在财务管理系统如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管理系统中,充分运用管理会计手段将财务和非财务数据联合分析展现到决策者面前。

2.横向分类方法

横向分类方法是按照轨道交通业务领域对数据进行分类。包括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维护保障、资产管理等系统。其中:(1)工程建设管理按建设工序的时间先后,将工程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到验收全过程进行一体化管理。即从项目立项开始,当规划部门作好控规,即将相关控规数据记录,形成轨道建设的初始框架;在进一步深化设计后,将初始框架数据修正为深化设计的指标体系与经济价值;在进入工程建设期后,根据设计的指标与经济数据具体通过招投标进行实施,并将实施的真实指标与经济数据记录在数据库中,由此形成一个闭合的数据链。当任何一个环节需要修正的时候,均通过修正指标在数据库中记录,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追溯查询到流程上任何一个环节变动的情况,并追溯到变动的原因。财务实际发生数必须融入这个数据链才能使数据具有分析利用的价值,分析每一个初始设计的计划与真正实施的差异原因,为将来轨道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2)运营管理即轨道交通日常运营数据,包括行车信息、客流信息、票务信息、应急协调信息、服务质量信息、广告物业信息等大量多元化数据,通过建立丰富的商业智能计算模型,进行多维度财务变化趋势分析、资金流量分析、盈利状况分析等等,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数据支持。(3)维护保障管理即维护业务、维护计划与执行及物资供应等,需要引入物联技术实现维护业务精细化,充分调动物资管理系统,调取包括物资库存、价格、消耗等信息,实现运营维护成本有效可控。(4)资产管理,首先是铁路资产的巨量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通包括投资计划、设计、采购、安装验收等关键业务环节,实现资产从招标需求开始即在系统数据库中记录,直到资产购进、安装、形成固定资产、进入维保、报废等一系列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资产每个环节的变化均导致财务账面数据的变化,形成财务数据与数据背后信息的同步。其次,土地与物业资产管理也是大部分轨道交通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轨道交通+物业”理念下,轨道交通企业在轨道建设同时进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与物业资产建设,需要作好土地开发与物业的盈利模式分析,将投融资方案的经济价值测算融入土地与物业管理,以实现投资效益。

(三)岗位重设

由于财务的数据取自业务端,财务核算模式可以通过定制的标准化凭证格式通过系统自动予以记录,集团企业可以剔除各个成员单位的重复性工作,将共同标准化的会计与财务处理工作整合集中,创建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传统的出纳+会计的会计核算模式,转变为专业化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与财务管理中心,充分发挥更有附加值的管理会计职能。

(四)管理理念转变

在传统会计流程下,即便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也只是传统核算流程的自动化,会计实时控制观在企业无法得以落实,会计提供的信息也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财务核算与管理的流程应当是在事件驱动体系下,嵌入业务、实时采集信息,并以提供内外部决策支持信息为主要目标的财务流程。

三、结束语

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规模庞大的轨道交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数据与业务,思想与管理的深度融合。财务人员应紧随信息化发展浪潮,在提升财务专业能力的同时,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与信息化技术发展方向,重塑管理理念,打造基于大数据平台下整合财务核算、分析与监控、决策与预测等功能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充分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的目标。

[1]陈虎,孙彦丛.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2]张庆龙.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案例启示与对策思考[J].会计之友,2015(22).

[3]王苹,万明滨,蒋磊.广州地铁财务信息化管控与财务内控实践探索[J].都市快轨交通,2015(4).

[4]郭鹏,陈川,任红波.数据仓库在轨道交通数据资源整合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0).

(作者单位: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财务信息化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