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中镇痛应用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

2016-09-19 02:11:16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布比罗哌卡因

刘 波(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妇产科手术中镇痛应用罗哌卡因的效果观察

刘 波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中的镇痛效果,并对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取材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共120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患者静脉滴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而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布比卡因进行治疗,分析患者使用两种不同药物进行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止痛肌松优良率、单边麻醉率75.00%、36.67%明显优于对照组48.33%、10.00%;试验组患者的罗哌卡因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32.02%),数据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手术中镇痛应用罗哌卡因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安全可靠,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罗哌卡因;布比卡因;麻醉;妇产科

布比卡因是传统妇产科手术中的一种常用麻醉药,是能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神经膜上受体结合,通过阻滞钠离子通道,发挥药效,多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但该药心脏毒性较大,不良反应较多,所以寻找一种低不良反应的麻醉药很重要[1-3]。罗哌卡因在近年来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其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比布比卡因少,现在为了进一步探究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中麻醉的效果,特对120例患者进行收集取材后研究分析,现将我院具体探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0例进行取材分析,将所选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分析案例中试验组60例患者案例中综合子宫切除术患者18例,剖宫产手术患者22例,附件切除术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为(30.2±8.3)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综合子宫切除术患者19例,剖宫产手术患者22例,附件切除术21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为(31.4±6.3)。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检查。120例患者均无心肺,肝肾,精神系统等原发性重大疾病。两组患者在入院时间、性别、详细病因、具体病情等方面均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进行常规手术准备后,医师为患者进行麻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连续多功能监护,维持氯化钠注射液滴注,维持量在300~500 mL,左侧为卧位,硬膜外穿刺点为L2~L3间隙,脑脊液回收通畅后,对照组在30 s内向蛛网膜下腔注射布洛卡因和葡萄糖注射液,同样试验组在30 s内向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和葡萄糖注射液。记录术后止痛肌松优良率、辅助硬膜外、单边麻醉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3观察指标:对手术后的止痛肌松优良率、辅助硬膜外、单边麻醉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用χ2对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止痛肌松优良率、单边麻醉率75.00%、36.67%明显优于对照组48.33%、10.00%;试验组患者的罗哌卡因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31.67%),数据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探讨两组患者分别用两组不同药物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n(%)]

3 讨 论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与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手术和麻醉药的应用要求逐渐增高,为保证健康与安全,手术时,通常选择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药效稳定的药物,传统的妇产科手术麻醉中常用布比卡因,该药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与神经受体结合,通过阻滞钠离子通道,发挥药效,其体内代谢过程与利多卡因相似,分解代谢物经肾排除,该药适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隙阻滞,该药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但容易引起肌肉震颤,血压下降等中毒反应,寻找一种代替药物成为近年来妇产科手术中的新型话题,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药理药效作用相似,但该药的脂溶性小于布比卡因,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比布比卡因低,为探讨其在临床的具体麻醉效果[4]。本院特选取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共12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方案,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进行对照。经本文探究显示,试验组的止痛肌松优良率、单边麻醉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罗哌卡因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比卡因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31.67%),试验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治疗前景广阔,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孟宪斌,崔丽强,王岩,等.罗哌卡因在妇产科手术中镇痛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17):97.

[2] 杨卫联,林玲.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4):897-898.

[3] 张继红,李立军,关美芹,等.剖宫产术96例的手术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209.

[4] 李森红,张凤香,王尚昆.罗哌卡因表面麻醉在胃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0):740-742.

R714;R614

B

1671-8194(2016)23-0103-01

猜你喜欢
布比罗哌卡因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8:04
左旋布比卡因复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