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岚
311121 浙江省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衰竭患者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洪岚
311121浙江省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07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2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肺部感染率方面的差异,同时通过发放问卷形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的调查,以评估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天数(13.8±0.6)明显较短,机械通气时间(182.9±65.3)、病死率(21.43%)以及肺部感染率(17.8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问卷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5.32±1.08)和住院满意度(89.2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优化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呼吸衰竭;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
多数呼吸衰竭病人有明显的呼吸困难[1],因此在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一套完善而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疗效,缓解患者不适感有着重要意义。集束化护理是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相比于单一运用某一种护理方式,集束化护理更注重将多种护理方式应用于患者,因此护理效果更加理想[2]。本文通过研究、统计数据,主要评价集束化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并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55~70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另28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65岁,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护理措施[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一系列集束化护理措施,具体方案如下(1)人员确定。确定护理小组人员,同时建立培训、考核机制,以确保护理质量,提高效率。(2)痰液引流护理。护理人员必要时可湿化呼吸道,使用排痰机振动排痰。(3)吸氧护理。吸入氧的浓度不宜过高,鼻导管应持续低流量给氧[4],并防止气道充血的发生。 (4)防止肺内感染。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做好房间通风、紫外线消毒工作,限制探视,呼吸机管路应及时更换,气管插管期间每日口腔护理两次。
1.3 评定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舒适程度,分非常舒适、比较舒适、轻微不适、完全不适四个等级,分别对应3、2、1、0分;住院满意度90分以上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护理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时间、护理舒适度比较
2.2 两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满意度、肺部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病死率、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住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满意度、肺部感染率比较
集束化护理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改善了治疗效果[5]。本组实验数据显示,集束化护理组患者治疗情况明显优于普通基础护理组,ICU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对机械通气的依赖度降低。同时,集束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更加注重护理过程的无菌规范化操作,故而肺部感染率(7.89%)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也得到良好的控制。此外,集束化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护理体验,在我院发放的护理舒适度和住院满意度问卷调查中,集束化护理组得到较高满意度(95.82%),舒适度评价也均高于常规护理,显著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1]胡小华,舒燕,周爱花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J]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21):19.
[2]张娟,宁晓东.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的应用[J] . 护理学报, 2014,21(2):17.
[3]李雪梅,聂成慧,唐捷.循证护理在c0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氧疗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09,35(3):216-217.
[4] 陈婷,阮满真,黄海燕. ICU 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3):45-46.
[5]单君,朱健华,顾艳荭 . 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 护士进修杂志, 2010,25(10): 889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62
2095—9559(2016)04—2386—01
2015-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