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2016-09-15 06:24:27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输液优质显著性

王 芸

250211 山东省 章丘市宁家埠镇卫生院



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王芸

250211山东省 章丘市宁家埠镇卫生院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3.8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372,P=0.00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

由于我国不断加快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心血管疾病逐渐突出,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优质护理是通过医院对护理质量予以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但能够达到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还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优质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通过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所有患者均排除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患者,失语或是表达和理解能力障碍的患者。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男患者22例,女患者20例,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4±1.8)岁;观察组42例患者,男患者24例,女患者18例,患者年龄64~88岁,平均年龄(74.8±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慢性心力衰竭输液护理方法予以护理干预,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予以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是。

1.2.1 输液前的优质护理 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实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消除患者的自卑和孤单等不良心理,耐心倾听患者诉求,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为患者耐心介绍输液治疗对该疾病的作用,纠正患者对输液治疗的误解,让患者能配合治疗。

1.2.2 输液过程中的优质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应用透明性好、弹性强、便于穿刺以及液体流通顺畅的体表静脉输液血管,尽可能避开关节部位的血管,保证能一次性成功穿刺。患者输液时护理人员需要保证输液速度的稳定,并且时刻观察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积极安慰患者,输液期间出现问题时及时告知医师。

1.2.3 输液后的优质护理 输液完成后护理人员要按照正确操作手法拔除针头,尽可能降低患者疼痛,减少穿刺部位产生的淤血。针头拔除后,按压针眼时禁止揉动,以免针眼再次出血,待针眼未出血后,嘱咐患者避免用力活动血管,防止穿刺血管针眼位置再次出血,以此产生皮下血肿[2]。

1.3 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输液前、输液期间以及输液后护理措施的满意度,对内容综合打分。100分为满分,满意:>80分;基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分析以及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通过率(%)显示,组间率对比通过χ2检验;对比P<0.05时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4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3.8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372,P=0.007),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综合比较分析[n(%)]

注:*表示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P=0.007

3 讨论

多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病程相对较长,长期用药以及输液,导致患者容易形成不良情绪,严重的还会产生自卑、悲观等不良心理,使得患者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导致配合输液无法实现最理想的效果,造成输液困难,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3]。所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输液的完成,还能保证治疗效果,达到患者的护理满意标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4],对于治疗患者能全力配合,能够完全信任护理人员,有利于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5.2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3.8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χ2=7.372,P=0.007),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充分表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患者与家属的标准。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明显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孙良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118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0):1608-1609.

[2]林小容,王绚璇,龚勋,等.社区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20):5854-5855.

[3]黄敬,邓琪.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38(7):87-88.

[4]德吉卓玛.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24(1):218-219.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51

2095—9559(2016)04—2375—01

2016-02-18

猜你喜欢
输液优质显著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6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