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洲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金融发展、城镇化与经济增长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王中洲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1
文章基于1978-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Hausman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旨在检验在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共同作用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率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
金融发展;城镇化;经济增长;固定效应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城镇化以及经济同时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伴随经济增长的同时,金融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城镇建设的步伐也悄然加快。城镇化率的上升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限循环。因此在这一宏观经济环境下选择我国金融发展、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模型设定
而后我们回归Cobb-Douglas生产函数,将城镇化变量引入模型中,考虑投资和进出口的影响,并对函数取自然对数,我们得到如下方程:
最后将金融发展变量和城镇化率变量同时引入模型中,并考虑投资和进出口的影响,并对其取对数,我们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其中,Y为经济增长发展水平,Fs代表金融发展规模,Fe代表金融发展效率,Ur代表城镇化率,Ti代表投资,Te代表进出口,下标i代表省际截面单元,t表示年份,μ i用于控制不同省份的固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ε为随机扰动项,βi为待估参数。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对经济增长的具体做法是把1978年人均生产总值当做基期数据,用现有各省历年地区生产总值/1978年人均生产总值代表各省经济增长的真实数值。
2、解释变量。对金融发展的衡量,这里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分别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并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总额/地区生产总值计算金融发展规模(Fs),以居民储蓄总额/贷款总额计算金融发展效率(Fe)城镇率(Ur)的表示方法大多数都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本文用各地固定资产投资表示投资(Ti)。进出口(Te)用各省(市、区)的进出口总额表示。
(三)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研究以1978-2014年我国省级层面面板数据为样本。文中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和各省份统计年鉴,文中各项数据处理均用STATA.12.0处理。
进行实证分析之前,经过对数据进行Hausman检验,表明模型1、2、3均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表1 各省份面板数据估计结果
由表1实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在只考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时,由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发展规模每增加1%就带来经济0.0627%的增长,金融发展效率每增加1%,经济亦带来0.0656%的增长。同时,投资和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强烈一些,投资和进出口每增加1%,经济增长分别增加0.649%和0.0774%,这也印证了我国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一基本事实。
2、在只考虑城镇化进程对经济的影响时,城镇化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能提升0.0693个百分点。现阶段的事实表明,在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城镇化率的提升还是城镇化建设,在经济增长方面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3、在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共同作用下,金融发展和城镇化率每增加1%,经济分别增长0.0611、0.0612和.0540个百分点,相比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对经济单独影响时略有不同,但影响均为正。
本研究以1978-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控制投资和进出口等因素后,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总体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1]卢方元,单可栋.河南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河南科学,2013,06:880-884.
[2]袁丹,雷宏振.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经纬,2015,04:19-24.
[3]徐春祥,韩召龙,彭徽.城镇化、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辽宁为例[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03: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