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民,孙海生,孟聚星,樊秀彩,张 颖,姜建福,刘崇怀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河南郑州 450009)
我国是葡萄主产国之一,由于葡萄适应性强、结果早、效益高,改革开放以来,葡萄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鲜食葡萄产量与面积我国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葡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方的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葡萄的生产过程中,优良品种是提高葡萄品质和种植效益的必要条件,也是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回顾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快速发展时期都伴随着新品种的引进、选育与推广,新品种对促进葡萄生产的发展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优化我国葡萄产业结构,提高果实品质,满足市场上对葡萄日益增加的需求,特介绍以下3个葡萄新品种。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以红亚历山大为父本,美人指为母本杂交选育出的晚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叶片五角形,果穗圆锥形,带副穗,无歧肩,穗长14.0~20.0厘米,穗宽13.0~14.7厘米,平均穗质量636.7克,最大穗质量1 150.0克。果粒长椭圆形,紫红色,果粒成熟一致。果粒着生紧密。平均粒质量6.3克。果粒与果柄难分离。果肉脆度中,有微弱玫瑰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9.0%,果实总酸含量0.50%。两性花。
图1 鲜食葡萄新品种红美
图2 鲜食葡萄新品种郑葡1号
植株生长势强。萌芽率为76.5%,结果枝率为95.0%,第一花序着生位置为 3~6节,第 3节居多。每结果枝结果1.2穗。进入结果期早,一般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并易早期丰产。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2 000千克/亩。
在河南郑州地区,该品种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下旬浆果始熟,8月下旬果实充分成熟。果实生育期110天左右,属晚熟品种。
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病性中等。宜中、短梢修剪,棚、篱架栽培均可。开花前应进行花序整理,花后适当疏粒,以改善果穗外观,提高果实品质。适合在温暖、雨量少的气候条件下种植。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以红地球为母本,早玫瑰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葡萄新品种。叶片五角形。果穗圆柱形,穗长20.0~25.0厘米,穗宽12.0~15.0厘米,平均穗质量685.0克,最大穗质量910.0克。果粒着生极紧,成熟一致,着色一致。果粒近圆形,红色,平均粒质量10.3克。果粒与果柄较难分离。果粉中等厚,果皮无涩味。果肉较脆,硬度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两性花。
植株生长势中庸。萌芽率为98%,结果枝率为90%以上。第一花序着生位置为第4节。每结果枝结果1~2穗,2穗居多。进入结果期早,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并易早期丰产。一般正常结果树产果2 000千克/亩以上。
在郑州地区,该品种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浆果始熟,8月上中旬果实充分成熟。从萌芽到浆果成熟需13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抗病性中等,不抗霜霉病和白腐病。有大小粒现象,花后应适当疏粒,减轻大小粒现象。篱架和棚架栽培均可,宜中、短梢修剪。适宜温暖少雨地区露地种植,年降雨量大的地区宜采用避雨栽培。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以红地球为母本,早玫瑰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叶片五角形。果穗圆锥形,双歧肩,平均穗质量918.0克。果粒圆形,果粒着生紧密,紫红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平均粒质量12.0克。果粒与果柄较难分离。果皮无涩味。果肉较脆,硬度中等。每果粒含种子2~5粒,多为3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两性花。
图3 鲜食葡萄新品种郑葡2号
植株生长势中庸。萌芽率为98%,结果枝率在90%以上。第一花序着生位置为第3~5节。每结果枝结果1~2穗,1穗居多。进入结果期早,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并易早期丰产,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3 000千克/亩以上。
在河南郑州地区,该品种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浆果始熟,8月中旬果实成熟,从萌芽到果实成熟为130天左右,属中熟品种。
抗病性中等,不抗霜霉病和白腐病。棚、篱架栽培均可,以中、短梢修剪为主。生产中需控制产量以提高品质,适合在温暖、雨量较少的气候条件下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