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触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中的应用

2016-09-14 09:15:00许晓娟邬丽萍李旺辉
护理与康复 2016年8期
关键词:奶量胃肠道早产儿

许晓娟,邬丽萍,李 音,李旺辉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医院,广东广州 510730)



抚触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中的应用

许晓娟,邬丽萍,李音,李旺辉

(广东省广州开发区医院,广东广州510730)

目的观察抚触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4例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抚触干预。观察两组进食奶量、体质量增加及呕吐症状、胃潴留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进食奶量、体质量增加、呕吐症状消失、喂奶前胃潴留消失等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好。

喂养不耐受;抚触;新生儿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8.013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也称喂养困难,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很常见,是由于新生儿胃肠动力发育落后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发育,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常规护理措施有选择合适的乳类、合理的开奶时间、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排便、加强环境管理等,可以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相当部分患儿病情加重,转变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以往研究通过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有序抚触,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正面生理效应[1]。本院新生儿科采用新生儿抚触这一护理方法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与常规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作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纳入标准:参考黄瑛拟订的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2],频繁呕吐>3次/d,奶量不增或减少>3 d,胃潴留,潴留量>前次喂养量的1/3;排除胃肠道先天畸形患儿。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新生儿4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1~28 d,平均日龄4.5 d;足月儿7例,早产儿15例,出生体质量2 050~3 250 g,平均2 760 g;窒息5例,硬肿 6例,肺炎8例,颅内出血3例。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28 d,平均日龄4.4 d;足月儿9例,早产儿13例;出生体质量2 100~3 050 g,平均2 685 g;窒息4例,硬肿6例,肺炎9例,颅内出血3例。两组患儿喂养方式均为混合喂养,两组间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选择合适的乳类、合理的开奶时间、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刺激排便、加强环境管理、常规留置胃管监测胃潴留情况等。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抚触治疗。帮助患儿全身裸露于28~30℃的环境中,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专人对患儿头部、面部、腹部、四肢、背部等进行全身抚触、按摩。头部抚触从前额中间往两边推,双手拇指从前额中间向外上滑动,中指放置在耳后乳突部,然后手掌从前额发际往后抚触;腹部从脐部开始,收拢四指后从患儿左下腹慢慢按摩到左上腹、右下腹,逆时针方向画半圆;四肢则从上臂向手腕方向轻捏,适当搓揉大肌肉群;背部抚触需选择俯卧位,双手拇指放在患儿脊柱双侧,遵循从下到上、从内到外按摩原则,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对脊柱双侧皮肤、皮下组织适当揉捏,动作轻柔,重点按摩肺腧穴、风门穴等穴位。抚触过程中观察患儿皮肤颜色、表情等。上午、下午和晚上各抚触1 次,在患儿进食后1 h 进行,每次抚触的时间为10 min。

1.3评价方法7 d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患儿日进食奶量、体质量较出生体质量增加情况、呕吐消失及喂奶前胃潴留消失情况(回抽潴留量不超过喂养量的1/3则为胃潴留消失)。

2 结  果

干预一个疗程后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观察组患儿抚触期间未因抚触发生腹泻,抚触过程中及抚触后无异常哭闹,两组患儿均未发现外伤,亦无肝、肾功能损害现象。

表1 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3 讨  论

3.1积极治疗和护理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重要性新生儿出生后由宫内营养转向胃肠道的哺乳喂养,新生儿胃肠动力的特点是不成熟,缺乏有效的吸吮和吞咽、胃食管反流、胃排空延迟、肠蠕动推进活动力弱等,这些都是发生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喂养不耐受直接影响新生儿内环境的稳定,肠道喂养的进展缓慢通常导致肠外营养的延长,直接破坏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的完整性,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胆汁瘀积症等严重并发症,所以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和护理是目前临床上讨论的热点课题。

3.2抚触能有效缓解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目前临床常采用静脉营养以及胃管喂养供给能量,虽然保证了新生儿的营养供给,但静脉营养及管饲常需维持1周左右或更长时间,长期缺乏吸吮训练会出现胃排空延迟和胃肠动力障碍,而喂养困难与胃肠动力功能关系密切。近年研究证明,抚触能使婴儿体质量增加,神经肌肉发展增强,更好地联系新生儿与成人的感情[3]。皮肤属于重要的感觉器官,新生儿抚触时相关信息会经皮肤顺着脊髓传到大脑,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以增加胃肠道内源性迷走神经紧张性,促进胃肠道蠕动,便于肠道内容物顺利排出体外[4]。同时抚触可以对胃泌素、胰岛素等胃肠激素产生刺激,而胰岛素促进胃肠营养物质储存。另外抚触便于和新生儿建立情感,促进新生儿大脑发育[5]。同时新生儿抚触使正常菌群的生长加快,对于人体内的菌群有一定增值作用[6]。Chen等[7]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得出,新生儿在抚触后前2 d的排便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进食奶量、体质量增长及减轻呕吐和胃潴留症状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快,同时未发现患儿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提示新生儿抚触应用有较好的促胃动力作用,其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1] 马丽丽,梁燕.新生儿抚触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5,22(20):20-24.

[2] 夏红萍,朱建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2):95-99.

[3] Kulkarni A,Kaushik JS,Gupta P,et al.Massage and touch therapy in neonates:the current evidence[J].Indian Pediatr,2010,47(9):771-776.

[4] 徐小平,詹建华,俞钱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43-44.

[5] 谢俐萍,杨丽仙.抚触干预促进新生儿机械通气后胃肠蠕动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10(6):82-83.

[6] 王成杰.新生儿抚触的基本方法及意义[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97-99.

[7] Chen J,Sadakata M,Ishida M,et al.Baby massage ameliorates neonatal jaundice in full-term newborn infants[J].Tohoku J Exp Med,2011,223(2):97-102.

许晓娟(1984-),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6-03-28

R473.72

A

1671-9875(2016)08-0760-02

猜你喜欢
奶量胃肠道早产儿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科学(2022年4期)2022-10-25 02:43:0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健康之友(2020年5期)2020-08-13 11:20:31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