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雯霞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瑶族舞曲》的教学设计
邱雯霞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教什么、学什么、如何学、如何教、如何创新”是培养中小学生热爱音乐、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音乐;《瑶族舞曲》
(一)“走进《瑶族舞曲》”
【教学内容】
“欢唱、律动、表演——《瑶族舞曲》”
【教学对象】
中小学生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2.培养民族主义精神,热爱民族文化,传承一切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聆听和感受音乐。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屏幕、话筒、钢琴等。
【材料分析】
《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源1953年编写的管弦乐曲。乐曲吸收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瑶族民间歌曲的音调,生动地表现出节日的夜晚,瑶族姑娘小伙们在月下载歌载舞的欢乐情形。
【教学过程】
课前把音乐教室布置成以“舞会”为主题的场景,大屏幕上连环出示身着瑶族服装的女子和男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那独特的环境所吸引,上课之前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舞会的气氛,积极参与《瑶族舞曲》的学习中。
小结:此环节的目的是通过轻松而又愉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课时
1.听旋律选择正确选项
(教师备课:做PPT将音乐分好段落音频,为四部分)音频:
2.唱旋律,运用“听、说、读、唱”
第一步:听教师弹唱旋律。
第二步:解说旋律调性特征、风格特点。
第三步:学生参与读节奏型
X X X X X. X | X X X X XX X |
哒哒 哒哒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哒
第四步:分组交替学唱旋律。
3.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科尔文手势”,演奏教学。
方法:集体歌唱旋律。将学过的“科尔文手势”音阶练习,带入歌曲。
第一组 :
“La Mi Mi La Re Do Si Re Do Si La Sol MI ”
第二组 :
“La Si Do Re Mi Fa Mi Re Do Re Mi Re Do La”
第三组:
“Sol Sol La Do Do La Do Do Re M Mi Sol Re ”
第四组:
“La Mi La Re La Re La Re Do Re Mi Re Do La ”
小结:此环节共三项任务,首先,从“听旋律选择正确选项”入手,
训练学生听觉感受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其次,通过“听、说、读、唱”的教学手段,训练学生对节奏音型的认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在重复熟悉旋律。第三,通过柯达伊教学法“科尔文”手势,学生参与其中,从重视学生参与实践的角度看,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
4.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请以小组为单位,以《瑶族舞曲》旋律为题材,律动表演。
(二)课时
1.导入:“温故”,科尔文手势演奏《瑶族舞曲》旋律
2.律动表演
(1)教师示范,邀请6-8为同学参与教师设计的律动。
开 始(第一句)结束(第四句)组 一 组 二R R R R R R R R 变 化(第二句)高 潮(第三句)R R R R R R R R身体左右摆动挥动双手踢腿往前进与对面的学生换位置侧身以波浪式的方式下蹲最后排成一排再围成一个圈结束
(2)回忆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学生表演自行设计的律动。
组一 组二 (略)
(3)欣赏感受:
教师以将故事的方式,描述音乐的“开始-展开-高潮-结束”。
[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玉丹主编.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006重印).
[3]邹爱民,马东风等译.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2).
[4]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艺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5]杨立梅编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3).
[6]杨力,郭声健著.国家级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教案精选[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