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琵琶在绍剧伴奏中的作用

2016-09-14 09:46:34
北方音乐 2016年14期
关键词:乱弹唱腔琵琶

朱 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浅论琵琶在绍剧伴奏中的作用

朱 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0)

琵琶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乐器,具有十分多样的表现力和多种的演奏技巧,在我国许多戏曲的乐队中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着重围绕琵琶在传统戏曲绍剧特有的《二凡》唱腔伴奏中,把琵琶的风格把握和技法应用的几个方面,阐述了绍剧乐队三大件之一的琵琶,以其特有的音色和表现力,为绍剧塑造人物、展开情节、烘托气氛等方面增添了艺术表现力。

艺术;乐器;琵琶;绍剧;二凡;伴奏

琵琶,是传统弹拨乐器,琵琶演奏艺术源远流长,手法繁多,曲目丰富,表现独特。琵琶可用于多种演奏形式,不仅在独奏中表现突出,而且在伴奏中也有广泛运用。目前许多剧种中,都有琵琶的运用。本文将重点分析和阐述琵琶在绍剧伴奏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

一、琵琶

“琵琶”最早来自“推手为枇,引手为杷”。琵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千百年来,口述心传,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创新。琵琶艺术发展至今,不论是在琵琶本身的材质工艺上,还是在演奏手法表现形式上,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琵琶在独奏、合奏特以及伴奏等多方面广泛发展,是被广大群众喜爱的民族乐器之一。琵琶演奏手法牢牢抓住“弹”“挑”两个主线,左右手分工协作,完美配合。通常,右手采用弹、挑、双挑、夹弹、双弹、分、轮、半轮、勾、等指法,而左手主要配合有揉、吟、捺打、泛音、推、绞弦、挽、带起、绰等手法技巧。可以演奏出多种不同的和音以及和弦,许多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都有琵琶用于伴奏,效果也十分突出。

二、绍剧的主要唱腔----《二凡》

绍剧又名“绍剧乱弹”。流行于浙江省杭州、绍兴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二凡》属于乱弹板腔体,唱腔特点是紧打散唱、散打散唱,板式腔体是乱弹系统中的独创,为其他乱弹剧种所罕见。唱法不受一板一眼的限制,它的特点是旋律自由多变。《二凡》的曲调有一定板式变化,唱腔高亢激越。其板式主要有慢板、中板、快板、倒板和浪班五种。绍剧《二凡》以《中二凡》作为其主干唱调,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在向快方向转换中形成《快二凡》,反之则形成《慢二凡》。实际运用中,《快二凡》因其节奏快有力,主要用于变形冲突激烈场面;《中二凡》均匀流畅,作为叙事的主要用法;《慢二凡》舒缓,娓娓道来,在抒情场景中运用较多。

三、琵琶在绍剧伴奏中作用

琵琶在绍剧伴奏中起到重要作用,与唱腔、唱词密切关联,影响重大。

(一)琵琶对戏曲人物特征的衬托作用

在戏曲舞台上,琵琶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演奏效果,演员的各种唱腔表现,现场剧情的背景刻画,剧中人物情感的表达都需要乐队的配合,更离不开琵琶的曲调。许多时候,唱腔与琵琶相互呼应,你进我出,缺一不可。琵琶作为伴奏乐器,在绍剧表演中起到烘托人物感情、制造背景气氛等任务,它与唱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唱腔的演唱韵味和剧情的内容体现能起到极为重要的衬托作用。比如在绍剧传统戏《穆桂英大破洪洲》中,在穆桂英出征的时候,需要表现的是当时千军万马齐发奔赴战场的悲壮场面。这时候就需要运用琵琶中轮和拂的技巧,用手指急速地从弦上一划而过,以达到“四弦一声如裂帛”的表现效果。而在需要表现优美、抒情的《三请樊梨花》中,通过运用琵琶的轮指和弹挑再加上左手的吟揉、颤音等左手技法来控制和改变音色的共鸣状态,造成不同音色的对比,达到烘托剧情环境的效果。

(二)琵琶伴奏可以填补唱腔空缺

在绍剧表演中,琵琶伴奏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对具体唱腔的配合。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琵琶伴奏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伴奏为剧情做一定的垫补作用,来增强唱腔连贯性。这种垫补空挡的方法,可用在唱腔的起始前或者结束后。有时候虽然只用一个短小的音型,但是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填补空挡这种“锦上添花的手法”完美体现了琵琶伴奏的即兴性,当然,这也要求演奏者对曲目旋律了如指掌,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

(三)琵琶在《二凡》中的独特作用

《二凡》作为绍剧主要唱腔之一,其中琵琶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三大件”之一,在《二凡》中更能其他独特的伴奏效果。绍剧《二凡》唱腔是乱弹体系中的一种,因此弹拨乐在伴奏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绍剧《二凡》的唱腔主要有三种调性:一是正宫调(1=C),二是尺调(1=F),三是小工调(1=G)。在伴奏和托腔中,主要运用了调性和反差来演奏。例如在F调的演奏中,用正宫调的指法移高一个八度来演奏,充分运用调性的反差,唱腔在中音区,琵琶在高音区围对唱腔进行伴奏,对高音区起到了支撑和烘托的作用,使伴奏旋律产生一种“支声复调”的伴奏效果。并且,运用弹挑中反弹的技法,正中有反,反中有正,不仅使音色更加完美,而且使得乐队的伴奏效果更加生动。这种演奏方法,是其他剧种中不会出现的琵琶伴奏形式。

例如,《二凡》的伴奏中,伴奏过门:

一般情况下常规的演奏方式就是用琵琶的“弹”和“挑”进行演奏。而在绍剧中,是“挑”在前,“弹”在后,以正拍“挑”反拍“弹”的方式,并刻意地增强了反拍中“弹”的力度,形成“乙张乙张”之声,其声效似上了发条的钟表,给人以稳定的节奏感和强烈的跳跃感。这样的伴奏弹法,有板有眼,节奏感明确,使整个乐队伴奏流畅、明快,丰富饱满。

本文开头时介绍了绍剧又叫“绍剧乱弹”,这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一个“弹”字上,它的唱腔基本是散节奏,而已弹拨乐器为主的伴奏及过门却用的是快速紧密的八拍子或十六拍子,形成一种紧伴散唱的格式。艺人们俗称“紧打慢唱”,这是中国戏曲中独有的形式,而在伴奏上的这种形式,主要用琵琶来体现。

艺术是无止境的,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琵琶伴奏在绍剧中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1]何小全.绍剧[二凡]中的“海底翻”长腔[J].民族音乐研究,2010(02).

[2]罗萍著.绍剧发展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3]潘虹.浅谈琵琶演奏的情感表达[J].音乐时空,2015(04).

猜你喜欢
乱弹唱腔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黄梅戏艺术(2020年1期)2020-05-14 13:48:54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黄梅戏艺术(2019年4期)2019-12-30 06:11:06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30
窈窕淑女琵琶妹
学生天地(2016年15期)2016-04-16 05:15:03
我的“反弹琵琶”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1
琵琶绝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乱弹”及南北“乱弹”关系
小说评论(2012年2期)2012-12-17 1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