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诊治(上)

2016-09-07 08:14:27杨金生刘云志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疹块猪丹毒病料

杨金生,刘云志,宫 江(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猪丹毒诊治(上)

杨金生,刘云志,宫江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猪以高热,出现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为特征。

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该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3~12月龄猪,其病程为2~4d。

1 流行病学

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有时也呈暴发性流行,一般常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而冬春较少发病。病猪、康复猪及健康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随猪的粪、尿、唾液和鼻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污染土壤、饲料、饮水等,进而经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其他猪。饲喂有毒、霉变的饲料,气温变化过大,饲料突然改变,猪只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败血型此型最为常见,病猪表现为急性死亡或出现严重的败血症,其体温突然升高到42~43℃,耳、颈、背等部位皮肤潮红、发紫。患猪临死前腋下、股内、腹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红斑,红斑指压褪色,其臀部肌肉震颤,四肢僵硬。患猪食欲突然减退或废绝,有时发生呕吐,其眼结膜充血,粪便干燥并带有黏液,后期粪便稀软或发生腹泻,病猪常于发病2~3d内死亡,其病死率达80%~90%,不死者转为疹块型或慢性型。

2.2 亚急性疹块型病猪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口渴、便秘,体温升至41℃以上,背部、臀部、体侧和腹下皮肤有菱形或不规则形的瘀血斑,初期瘀血斑潮红,指压褪色,2~3d后,斑块呈紫黑色,界限清楚,其呈扁平、凸起状,病猪嗜睡,不愿走动。本型病程为8~12d。

2.3 慢性型多由急性型或亚急性型转变而来,也有原发性的。本型病猪可出现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以出现四肢关节炎或疣状心内膜炎为主)。

病猪四肢关节肿胀、变形、疼痛、僵直,跛行或卧地不起,其心律不齐、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背、肩、尾及两耳的局部皮肤出现坏死,变黑、干裂等。病猪通常因心脏麻痹而亡。

3 病理变化

3.1 急性败血型主要以出现急性败血症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病猪肠黏膜发生炎性水肿及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发生出血性炎症,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切面多汁,心包积水,心肌有炎症,脾充血、肿大,边缘钝圆,脾质松软,肝脏充血,呈棕红色,肾混浊、肿胀,皮质有暗红色出血点,肺充血或水肿。

3.2 亚急性疹块型病猪皮肤有坏死性疹块,疹块的皮下组织充血,关节受侵害的,关节发炎、肿胀。患猪内脏及肌肉等无显著变化。

3.3 慢性型病猪背部或四肢末梢皮肤发生干性坏死而脱落,其有心内膜炎,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赘生物,其瓣膜变厚,肺脏充血,肾脏梗塞,关节肿大、变形,关节囊内积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软骨面有糜烂。

4 实验室诊断

4.1 细菌学检查

4.1.1 镜检取病猪心血、脾、肾、肝、淋巴结、心内膜和关节病变部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见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散布于细胞之间,白细胞内也可见到成丛排列的、无芽孢和荚膜的细菌。

4.1.2 分离培养取病死猪肝组织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划线,并置37℃恒温箱中培养48 h,结果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出现针尖大小的灰白、透明、圆形、露滴状的细小菌落,有的菌株可形成狭窄的绿色溶血环。

挑取典型菌落纯培养,再作明胶穿刺培养,4 d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生长,明胶不液化。菌落肉汤培养时不形成菌膜,有絮状沉淀物。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叠氮钠和结晶紫各万分之一,制成选择培养基,猪丹毒杆菌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其他杂菌受到抑制。

4.1.3 生化试验病料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上能够生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可长出针尖大小、露珠样、透明、光滑、边缘整齐的小菌落,即S型菌落(采取的是急性病例的病料进行接种),病料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呈α溶血,接种于麦康凯琼脂上不生长,其可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蔗糖、麦芽糖、菊糖、D-甘露糖、木糖、鼠李糖,能产生H2S,不产生靛基质,不分解尿素,不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M.R试验及V-P试验均为阴性。

4.1.4 动物接种试验取病猪心血、淋巴结、脾磨碎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10稀释悬液,然后接种小白鼠,3d后接种小白鼠出现结膜发炎、精神萎顿、毛乱、拱背、畏光、停食等症状,5 d后小鼠死亡。死亡小白鼠脾肿大,肺和肝充血,肝见小点坏死,将小白鼠肝、心、血、肾病料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见大量纤细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4.2 血清学检查

4.2.1 荧光抗体试验取荧光素标示猪丹毒免疫球蛋白,然后将标识好的荧光抗体与抹片上的猪丹毒杆菌进行特异性结合,若显微镜下见菌体呈亮绿色,即可判为猪丹毒阳性。

4.2.2 平板凝聚试验在载玻片上滴2滴猪丹毒抗原,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被检血清或者血液,另一滴猪丹毒抗原加入正常猪的血液或阴性血清,血液或血清混合均匀后,若2min内被检血液或血清凝聚则为阳性。应注意的是如果猪接种过猪丹毒疫苗也可能出现阳性凝聚。

4.2.3 血清凝集试验选用3%胰蛋白胨肉膏汤作培养液,按1∶40~1∶80加入兔抗丹毒高免血清或其他抗丹毒血清,再添加一定量的抗菌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新霉素),制成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猪丹毒血清快速诊断液。

试验时将诊断液装入小管,取被检猪耳静脉血1滴或组织病料少许于诊断液培养14~24 h,若管底出现凝集颗粒或团聚者即为阳性。用已知猪丹毒血清检测病料中的抗原,是检疫急性猪丹毒的确定方法。

4.2.4 琼脂双相扩散试验用pH为7.2的PBS配制1.2%的琼脂凝胶,并加热融化,然后在平皿中铺制成3mm厚的胶板,胶板上打六角梅花形孔,孔径3mm、孔距4mm,定型血清加满中央孔,周围孔加被检抗原,并置37℃湿盒扩散24h后判定结果,若被检抗原与定型血清孔之间出现沉淀线则为阳性,无沉淀线则为阴性。

4.3 PCR检测PCR检测广泛应用于猪病的诊断,此检测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好。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本例为猪丹毒。诊断时应注意本病与其他疾病,特别是猪瘟、猪肺疫、猪流行性感冒、猪弓形虫病、猪李氏杆菌病的区别。(未完待续)■

S858.285.12 文献标识码:C

1001-8964(2016)08-0047-02

2016-06-30

猜你喜欢
疹块猪丹毒病料
基层兽医采集送检病羊、病料的要点
新农民(2023年18期)2023-07-06 08:35:49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
亚急性型猪丹毒并发皮肤感染的治疗
浅谈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西部论丛(2019年31期)2019-10-14 21:30:01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云南农业(2019年1期)2019-02-16 06:38:38
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控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7期)2016-12-01 03:43:36
猪丹毒的防治
基层兽医实验室样品采集、工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一例猪丹毒病的诊治体会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