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锋,柯善军(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EPC模式下对限额设计之思考
李剑锋,柯善军(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在EPC模式下,对限额设计的认识及实施要点进行阐释,说明了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投资的有力保证。
EPC;限额设计;工程投资;价值分析
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倚靠设计优势而采用EPC模式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趋势。EPC即:设计(Engineering)→采购(Procurement)→施工(Construction)总承包管理模式,无可厚非,设计为龙头,相对于采购、施工而言,其“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源头上控制着建设工程的投资、工期等。设计院以设计专业优势涉足于总承包建设领域,在传统水电建设行业、风电、光伏新能源领域、污水处理厂、移民安置复建等领域大力推广总承包建设模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而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设计预算超概算、完工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时有发生,个中原因诸多,但不可回避的是设计专业未严格执行限额设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随着水电行业建设高潮的日渐消退,总承包板块势必向其他行业领域及国外市场进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效地进行工程投资控制,加强设计管理,大力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即:按照投资或造价的限额进行以满足功能和技术要求的设计。其包括两方面的范畴:①要求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必须以上一阶段审核批准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进行,不可随意超越,即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投资估算控制着初步设计概算,初步设计概算控制着施工图设计预算;②要求建设项目的局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按设定的投资或造价限额进行设计。
各设计专业既要完成以满足功能及技术要求的设计产品,又不能随意突破设计限额,因此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初必须将审核批准的设计限额进行WBS分解,将限额分配至各个设计专业,进而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中去。这样,各设计专业以此投资限额为控制目标,进行专业设计,方案筛选,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变更,作出技术经济比选最优的设计产品。这就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外,还要有较好的工程造价意识。
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而控制工程量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内容,所有的设计工作以工程量的形式反映设计限额的完成情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务必精益求精,更加精心设计,科学管理,方案的设计过程与工程量的控制同步,动态调整,在各设计环节和细部着手,实现对工程量的设计全过程动态管控,进而实现限额设计的要求。
通过限额设计管理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增强职业道德观念,改变工程实现中普遍存在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扭转概预算失控状态,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行之有效之良策。
3.1增强设计人员的技术经济意识
在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人员的重要性毋庸质疑,设计方案直接作用于工程建设,对项目投资、工期、质量、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设计工作富集了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聪明才智,是一项主观能动性较强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不同的设计人员也许会有不同的方案设计理念和发明创造,他们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国家行业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为准绳,结合自身的设计风格与创作意识,进行着设计工作。不同的设计方案作用于项目实施中,所产生的人工、材料、机械费都不尽相同,实施难度也不尽一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设计人员只注重技术,而轻经济,设计方案呈现高、大、上,亦或方案设计的安全富余度过高,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工程投资过大、待摊成本过高、设计产品竞争性力下降。这种技术与经济严重脱节的现象在设计工作中较为普遍存在,严重妨碍了限额设计的执行。
所以,在尊重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的同时,应该增强他们的技术经济意识,使其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知识,了解拟采用的工程技术的经济指标,当设计方案有可能突破限额时,要主观能动地进行设计优化调整,将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出既经济又适用的产品来。同时,应加强对设计过程的工程造价咨询配合服务,在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时,亦同时对工程投资进行分析、比较,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从而能动地影响设计过程,从而彻底改变过去,设计人员只管画图,造价人员只管算账的状况。
3.2确定合理的限额设计控制目标
在限额设计过程中,确定合理的控制目标至关重要,若目标定得过高则难以实现,定得过低亦失去限额设计的意义。按一般的设计原则,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目标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所确定的投资估算额,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目标为初设文件及其投资概算额。限额设计控制目标的设定与设计标准、工程规模、业主要求、工程技术发展情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其一经批准,就应成为该工程的最高限价,具有红线意义,不得轻易逾越。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研究、掌握上一阶段已经批准了的限额设计控制目标要求,严格按确定了的设计原则、范围、内容开展工作,对于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业主随意要求提高设计标准、大大突破初步设计范围等现象,要予以回绝。确实因为客观原因出现了重大的设计方案变化,要优化考虑经济因素,运用价值分析原理筛选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对于设计变更,亦要先进行初步经济测算,再给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按照变更估算费用逐级授权审批,变更宜发生时及早处理,切忌拖沓,不然经济损失会愈大。
总之,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以及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都要始终坚持依据价值分析原理进行限额设计,而且要贯穿于每一个设计阶段和各个专业的每一道工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限额设计目标的实现。
3.3价值分析原理的运用
“价值分析”即对设计产品从价值、功能、成本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成本较低,且能满足功能要求的设计方案或产品。按“价值=功能/成本”的公式提高设计产品的价值。
其分析方法是将设计方案视为一个系统的价值工程,通过图1。
图1
三步骤进行功能、成本综合分析,寻找出高价值设计方案。
选择对象:往往一个综合的设计方案包括一系列诸多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在项目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可以视全部项目为分析对象;如若设计方案的项目数量庞大复杂,则可按照帕累托“二八”方法,筛选出占成本约80%,而占清单项目数量低于20%的主要工程量清单项目,作为分析的对象。
收集情报:在确定分析对象后,收集关于这些项目的经济信息数据(即情报),包括原材料成本、施工工艺、运输仓贮和工作条件等,信息收集愈多愈好。
功能分析:当价值工程对象确定后,便着手对围绕它搜集到的有关情报资料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就是系统地分析产品、产品部件、组件、零件或一项工程以及工程项目的功能,找出提高价值的途径。
通过价值分析实现提高设计产品(方案)价值的五种基本途径如下:
(1)功能提高,成本降低,价值提高;
(2)功能提高,成本不变,价值提高;
(3)功能不变,成本降低,价值提高;
(4)功能在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成本大幅降低,价值提高;
(5)功能大幅提高,成本适当提高,价值提高。
在EPC模式下,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运用价值分析原理,选择出最佳设计方案,以达到实现限额设计目标,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投资。
3.4造价信息反馈系统
在开展限额设计工作时,造价信息的及时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限额设计工作既对设计专业提出了高的要求,亦对造价专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造价专业在协同工作中,应建立一个造价信息反馈系统,造价专业更深入地参与到设计工作中,对相关设计专业和设计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的认知,对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市场信息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随时收集、整理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甚至可以建立一个相关的数据库,以便及时提供、反馈造价信息,将设计方案所涉的定额指标、价格水平准确、及时地反馈到设计人员那里,为设计方案的筛选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
3.5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其纵向控制途径就是各阶段从前向往后依次控制,而其横向控制途径即为对各设计专业及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建立一套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以提高设计质量,实现限额设计目标。
明确设计专业及设计人员的责、权、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其经济利益与限额设计的结果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极大的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责任心。可采取成立相对独立的设计项目部或虚拟的设计承包商等形式,对其限额设计成果,分工程部位、分施工阶段进行考核。对因设计错误、漏项或设计范围扩大、标准提高,造成工程造价提高,超出设计限额的,需追究相关设计责任人的责任,除责令其修改设计外,还应按约定的考核办法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对因设计优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节约工程投资,应大力褒奖,按约定的考核办法进行经济奖励。唯有赏罚分明,才能真正实现限额设计的控制目标。
在EPC管理模式下,限额设计对于工程投资控制而言,较之采购、施工管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源头上起来了控制工程投资的作用。设计产生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设计造成的损失亦是最大的损失。在工程建设EPC总承包项目中,大力推行限额设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精心设计,科学管理,合理优化,有效控制工程投资,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1]卫建良,王晓阳,吴 戈.EPC项目中的设计控制[J].化工建设工程,2004.
[2]颜 彦.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设计管理[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0.
李剑锋(1978-),男,高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
F284
A
2095-2066(2016)17-0224-02
20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