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2016-08-09 06:07:05柴亚
北方经贸 2016年7期
关键词:漯河市贡献度经济增长

柴亚

(漯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南漯河462000)



漯河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柴亚

(漯河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河南漯河462000)

摘要:漯河市十分重视当地的科技水平发展,推进各项科技活动,进而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基于2009-2015年R&D经费、生产总值等数据,采用灰色关联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构建科技推广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漯河市;科技投入;经济增长;贡献度

一、前言

地区经济受到教育水平、科学水平、能源、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中,科学技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科技投入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保障以及基本条件,因此,要想提高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最基础的措施是强化科技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出台很多政策来强化当地的科技投入,预期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以国内外学者对该方面研究进行综述,选取漯河市2009-2015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灰色关联实证分析,探究科技投入的贡献度,最后提出发挥科技投入贡献的行之有效措施。

二、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取得丰富研究成果。其中,道格拉斯以及柯布两位学者共同建立了科学技术的计算方法,也就是C-D函数,然而该函数难以衡量技术对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世界银行从全世界范围内抽取经济发展较快的68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技术水平进步情况,认为不同性质国家技术水平对GDP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贡献率在13%左右,而发达国家贡献率均超过5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国家是法国,高达56.7%。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提出不同的理论,例如,新增长理论。与此同时,Griliches(1986)以美国千家企业作为样本,认为在科技方面投入的经费数额与生产率间存在正向关系。国内关于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逐渐发展以及完善。大部分国内研究都提出,科技投入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中,张静(2006)研究以广东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模型索洛进行实证,认为当地科技投入可推动经济发展。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多,然而国外研究由于国家性质、制度、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因此,并非全部结果都适用漯河市。而国内研究多数都是研究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很多涉及小城市。可见,探究漯河市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三、实证分析

(一)选取指标以及数据来源

对于科技投入方面,联合国指出包括技术、资金、科技人员等方面投入。R&D方面指标又包括人员结构、经费、专利等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此次研究主要指选取R&D经费,从当地统计学获得数据,漯河市R&D经费2009年为2 902万元,2010年为3 798万元,2011年为4 794万元,2012年为6 623万元,表明2009-2012年期间,R&D经费增长128.22%。对于经济增长方面,此次研究选取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从当地统计学获得数据,漯河市生产总值2009年为593.61亿元,2010年为674.11亿元,2011年为751.78亿元,2012年为813. 67亿元,2013年为850亿元,2014年为861.54亿元,2015年为952.28亿元,这表明2009-2015年期间,生产总值由2009年93.61亿元增长至2015年952.28亿元,增长37.07%。从R&D经费与生产总值比值来看,2009-2015年期间,R&D经费与生产总值历年比值分别为0.049%、0.056%、0.064%、0. 081%、0.088%、0.99%、0.105%,这表明2009-2015年期间,该比值明显上升,增长118.87%。20世纪30年代,P.H.Douglas、G.W.Cobb两位学者探究投入、产出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数学函数形容两者关系,提出C-D函数,具体为:Y=ALaKb,a、b均为正数,L、K、Y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产出。研究表明,通过该函数可得到某企业具体时刻的技术情况,进而衡量技术对产值的具体贡献情况。但是该函数对样本量、独立性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然而,灰色关联法对样本方面无特殊要求,而极易计算,因此,本次研究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二)实证分析结果

表1 漯河市生产总值经费、生产总值历年统计数据

本次研究将生产总值经费、预算支出分别作为子序列X1与X2,而将生产总值作为实证分析的母序列X0。经过计算,结果表明,X1、X0两个序列间的关联度为0.76,X0、X2两个序列间的关联度为0.79,因此,财政支出、R&D经费与当地国民生产总值间具有正相关。由上述的实证结果可知,2009-2015年期间,该市的R&D经费与生产总值历年比值由2009年0.049%上升为2015年0.107%,进而该市的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四、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措施

(一)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生产总值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关联度为0.79,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对科技的财政支出。尽管2009-2015年期间,财政支出不断增加,2009年为20.60亿元,2010年为26.27亿元,2011年为31.8亿元,2012年为42.09亿元,数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低。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近些年漯河市科技投入问题上的绝对数额在持续增长,然而这数额在财政总支出的占比却不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科技投入方面不足,造成生产设备落后,进而难以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多数地区农民都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农业生产,这样无形中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增加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是必然趋势。

此外,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因此,实现经济的增长,必须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为首要前提,而优秀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丰富积累。教育投资的深入,能够促进教育结构的优化,强调改革教育,将各类最新科学技术知识融入到教育中,实现高新科技知识点的普及,培养技能、吸取知识,使我国国民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确保经济发展有强大的人力资本作为后盾,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国结合国外优秀经验以及中国具体国情得出的结论。必须要借助全日制教育以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更好地针对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队伍。

(二)构建科技推广体系

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各种针对性方法,进一步强化科技传播工作,不断优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充分、有效应用。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多数地区都尚未形成良好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以及接受者三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构建起相应的沟通传递机制,很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还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一种成果应用形式。

五、结语

漯河市的科技投入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由于科技投入研发生产技术以及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另外,科技投入提高大众的科学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这样也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即科技投入加大→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增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政府科技投入增加→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循环。尽管近几年不断增加当地的科技投入,其数量还处于较少状态,因此,探究强化科技投入的可靠方法还是显得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振刚,田帅,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5):89-93.

[2]谢兰云.中国省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途径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9):37-47.

[3]高阳,程启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基于山东的实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47-51.

[4]苏朝晖,吴晓晓.研发投入、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97-107.

[责任编辑:王鑫]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7-0069-02

收稿日期:2016-05-11

作者简介:柴亚(1971-),女,河南漯河人,经济师,研究方向:政府科技投入与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漯河市贡献度经济增长
漯河市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18
漯河市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34:16
反腐与经济增长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07:06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1:08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