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月红 廖乾贵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 湖南常德 415000)
桑植县典型矿区与成矿模式
达月红 廖乾贵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三队 湖南常德 415000)
矿床成矿模式是建立找矿模型的重要理论前提,其主要是针对成矿作用过程的研究,本文主要对桑植县典型矿区与成矿模式展开了具体分析,以期为后期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桑植县;典型矿区;铅锌矿;成矿模式
桑植县地处武陵山区,属湘鄂川凹陷地带,区内地层发育较全,矿产资源品种多,如:铅、锌、萤石、铝土、铁、重晶石等等。因此,针对该县典型矿区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可综合历史资料与实际勘察,建立准确的成矿模型,为该矿床的下一步找矿提供正确的理论支持。
江家垭铅锌矿与桑植县铅锌矿床地层层位、成因类型相似,铅锌矿典型矿床选定江家垭铅锌矿床。根据江家垭铅锌矿典型矿床研究分析,铅锌矿(化)体以锌为主,含矿层厚度大,生物及生物碎屑发育,矿化部位多,特定层位控制的铅锌矿体在平、剖面上具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内保存有波浪和潮汐的搅拌、打碎作用与沉积作用相辅相成的沉积成矿特征。总结其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见表1。
箢箕垭萤石矿位于桑植县境内,矿区地质特征与矿床特征更具有参照价值,故萤石矿典型矿床选定箢箕垭萤石矿床。该矿床分布有3个采矿权和1个探矿权。根据对桑植县箢箕垭萤石矿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其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如下:
箢箕垭萤石矿成矿时代为奥陶系中统,属于是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建造,矿石构造呈现为条带状、浸染状、块状、皮壳状等,矿物成分包括萤石、重晶石、方解石,局部伴生少量的金属硫化物矿。
成矿地质条件:①萤石矿体多产在断裂破碎带中,并严格受断裂破碎带的控制。②区内地层岩性大部分为碳酸盐类岩石,化学性质较活泼,渗透性较好,易于成矿热液与其交代成矿。③土壤化学样品Pb、Zn、Cu、Ag、Ba、Au等元素的分析圈有Pb、Zn、Cu土壤化学综合异常3个,反应该区有较好的地球化学成矿条件。
找矿标志:①区内矿体沿北东向、北西向断裂展布,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然而,在两组断裂的交汇部位萤石、铅锌均明显富集,是找富矿的构造标志。②区内矿体围岩均有较强的黄铁矿化、褪色化和硅化,热液蚀变越强矿化越好,如在该区箢箕垭矿段的蚀变带宽度达数十米,该地段的矿体为区内较好矿体之一。因此,蚀变是找矿的标志,强蚀变是找富矿的标志。③断裂构造附近要有灰岩捕掳体存在,以供给成矿过程中所需的钙质,并且其渗透性较好,易于成矿热液与其交代成矿。④断裂带中地表出露的萤石矿化体或小的萤石矿体,是萤石工业矿体的直接找矿标志。地表出露的的重晶石矿化体或小的重晶石矿体,也是找萤石矿的标志之一。⑤根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及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矿区普遍存在Pb、Zn、Ba、Ca异常,异常与萤石矿关系极为密切。故在断裂破碎带中,若有上述综合异常出现部位,也是一种较好的找矿标志。
表1 江家垭式铅锌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本区饰面建材典型矿床选定桑植县西莲乡中里饰面建材。
矿区位于桑植县县城北西方向约65km的西莲乡,处于桑植复向斜东部的官地坪向斜西翼东端,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
矿层属浅海相生物化学沉积石灰岩矿床,矿床类型属建材层状非金属矿床;矿体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上段浅灰色、灰白色厚~巨厚层状灰岩,呈厚-巨厚层状产出,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20°,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中风化至弱风化,层位稳定,厚度较大。
矿石中方解石及白云石呈粗晶、细晶、微晶、隐晶结构,粗晶结构多半为砂糖状断口,隐晶微晶结构者为贝壳状断口,矿石大部分为块状构造。
矿石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少量白云石、微量石英碎屑及铁泥质和绿泥石等矿物组成。
根据《桑植县西莲乡中里饰面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报告》,矿山求得饰面用灰岩矿保有资源储量(122b)矿石量33.5万m3。
根据矿区地质条件对照,耐火粘土矿选定茶垭耐火粘土矿作为典型矿床。根据对桑植县茶垭耐火粘土矿典型矿床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其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见表2。
表2 茶垭耐火粘土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以汤溪峪温泉为本区的典型,说明其地质条件。该温泉位于桑植县城以东26km空壳树乡汤溪峪村。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武陵山褶皱带桑植复式向斜入人潮溪背斜南翼,温泉出露地层为三叠系大冶灰岩与二叠系茅口灰岩构成的北东东向断裂带上。泉水来自地壳深部,经常距离循环径流,沿断裂带流出地表。
汤溪峪温泉呈泉群形式出露,在200m地段出露泉点3处,泉水无色、无味,水温41~42℃,pH值7.6~8.04,属中偏碱性水。矿化度200.3~215mg/L。本区温泉地热区的形成主要受以下条件的影响:①该区地层为茅口组为碳酸盐地层,岩溶发育,富水性较好,为温泉的形成提供了水源。②受深大活动断裂的深切、传递,沟通了深部热源,为温泉地区的形成提供了传输通道,为热源的向上传递提供了首要保障条件。③高热导率结晶基底及碳酸盐深部水循环活动,为深部热源的传导提供了载体。④似热储层和似热储盖层的存在,为温泉地热的形成、地下热水的赋存提供了贮存和运移空间。
根据对汤溪峪温泉的初步分析,我们归纳总结温泉的形成受以下三方面条件的影响:①地质构造:地区褶皱、断裂构造活动对温泉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②水文地质条件:该区的地下水不仅需要有丰富的补给来源,而且要有良好的径流排泄条件。③热源:热源是温泉形成的必备条件,其主要构造带活动应力释放转化热能来实现。
根据赋矿层位和铁矿类型,将桃桑植县桑瑞铁矿作为典型矿床进行分析。桑瑞铁矿属于是沉积型铁矿床,即“宁乡式”铁矿,据对桑瑞铁矿典型矿床分析,归纳其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见表3。
表3 桑瑞铁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桑植县典型矿区(江家垭铅锌矿、箢箕垭萤石矿、西莲乡中里饰面建材矿床、茶垭耐火粘土矿、汤溪峪温泉、桑瑞铁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物质随时间的迁移以及在适当物理化学条件下的沉淀情况等等进行了具体探析,构建相应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为找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尹爱民,罗长江.桑植县白竹山铁矿成矿特征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14.
[2]闫友谊.湖南省桑植县油坊萤石矿床成矿地质条件[J].化工矿产地质,2014(4):221~224.
[3]徐伯骏,曹新志,魏佳林,等.新疆伊犁阿希-塔吾尔别克-阿庇因迪成矿区金-铅锌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型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14,29(4):495~505.
P612
A
1004-7344(2016)11-0151-02
2016-3-7
达月红(1988-),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地质找矿工作。
廖乾贵(1988-),男,助理工程师,本科,从事地质找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