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量模型与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

2016-08-04 07:57:38毛善成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毛善成

(淮阴工学院 图书馆,江苏 淮安 223003)



三变量模型与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

毛善成

(淮阴工学院 图书馆,江苏 淮安223003)

摘要:利用三变量模型计算潜在经济增长率。计算结果表明:2010—2020年中国平均经济增长率可以保持在7.0%以上,其中实体经济增长可以保持4.9%,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30%左右,约2.1%的增长率,二者之和为7.0%。2010—2015实际GDP年平均增长8.2%,今后5年(2016—2020)年可以保持6.0% 以上的平均增长率,所以,2010—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先高后低,并缓慢下降,形成“L形走向”实现经济软着陆是可能的。

关键词:潜在经济增长率;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三变量模型;经济增长新常态

经济按照产业分工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率可由三种产业的增长潜力计算得出;如果按照经济分工可将经济分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大部分。潜在经济增长率可由实体经济增长率和虚拟经济增长率之和得出。本文给出的是利用三变量模型计算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简单方法。

1三变量模型估算经济增长率三变量模型[1-6]

(n-1)x=-ln(1-r)

也可以计算经济增长率,其中,n代表经济周期(年),x代表年平均增率(%),r代表初始年的恩格尔系数(%)。其实,三变量模型计算出的是实体经济增长率,虚拟经济增长率以计算误差的形式表现出来[4]。例如,199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56.8%,城市居民为53.8%(国家统计局数据),再根据中国城市化率进行加权平均,其1991年恩格尔系数为56.0%,根据三变量模型计算出1991—1999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3%,而根据国家公布的每年增长率数据得出中国1991—1999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0.4%。可见,三变量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国家公布的数据一致,其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说明1991—1999年中国实体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00%。同样,2000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为45.6%(≈ 46%),利用三变量模型计算出2000—2009年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率为6.8%,而实际上GDP增长率为9.3%,表明中国2000—2009年虚拟经济增长率为2.5%,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8%。同样利用三变量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时期美、日、泰等国的实体经济增长率和虚拟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等于实体经济增长率加虚拟经济增长率,如表1所示)。

表1 中美日泰四国平均经济增长率计算与误差 %

①中国、日本的恩格尔系数和实际GDP增长率见文献[1];②美国恩格尔系数和实际GDP增长率见文献[4];③泰国恩格尔系数和实际GDP增长率见文献[5]。

虚拟经济增长过快易发生金融危机。美国2007年底爆发的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就是虚拟经济增长过快的结果。分析其经济从繁荣到衰退的全过程,可以发现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是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4-5]。根据三变量模型的计算,美国1983—1991年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4%,1992—2001年上升到31.2%(表1)。进入21世纪后,美国仍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虚拟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达32.6%,经济增长泡沫过大而破灭。值得一提的是泰国1997年爆发的金融风暴,也是由于虚拟经济增长过快,在经济增长中的占比大于40% 时,发生金融危机[5]。从数量分析上可以看出,似乎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也存在一条黄金分割线,即实体经济增长率不能低于GDP增长率的60%(61.8%),或者说虚拟经济增长率不应高于GDP增长率的40%(38.2%),可见虚拟经济发展过快会发生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负增长又会拖累实体经济增长。1985年的日、美“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对美元的升值。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50%。日本是外向型经济,出口是实体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日元升值使日本产品出口受阻导致日本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日本的虚拟经济拖累了实体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19%[4],所以日本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现象。

2估算中国2016 —202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是1991—1999年、2000—2009年,经济增长经历两个中长周期,即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7—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但由于4万亿刺激计划的实施,中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成逐年下降的趋势(如表2所示)。表2说明2010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人们开始担忧中国经济在今后几年能否保持7%的增长目标。

表2 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增长率① %

续表

① 表2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结果。

利用三变量模型预测潜在经济增长率主要经过2个步骤:一是计算潜在实体经济增长率;二是估计潜在虚拟经济增长率,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于二者之和。

2.1确定中国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三变量模型的计算,2009—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30%~40%为房地产泡沫[5],已经到了泡沫破灭的边缘。据估计,当下中国的商品房待销售面积、在建面积以及待建面积达80亿m2[7]。如何以缓慢的方式在不降低或略有降低房地产(商品房、土地等)价格的情况下消除房地产库存,实现房地产业软着陆才是国家经济政策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减少土地供给和城市扩张规模,实现房地产去库存。一方面,考虑到中国经济出口对GDP增长有较高的贡献,所以我国的虚拟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才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提高,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必须保持稳健的增长水平。过快会发生金融危机,过慢又会导致商品出口竞争力下降。考虑到上个经济周期(2000—2009年)中国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26.8%,所以本轮周期(2010—2020年)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较为合理。

2.2计算实体经济增长率

要计算实体经济的增长率必须确定增长周期。1991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991—1999年、2000—2009年连续两个中长增长周期。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虽有下降但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2015年仍保持6.9%的增速。一般经济周期在7~10年范围,当下中国的增长周期保持10年左右到2020年结束是完全可以期待的。根据三变量模型计算2010—2020年中国实体经济完全可以保持4.9%的平均增长率。按中国2010年恩格尔系数城乡加权平均为38.5%计算,即r=38.5%;从2010—2020年,n=11。解方程:(11-1)x=-ln(1-0.385),得出x≈0.049=4.9%,即从2010—2020年中国实体经济可以保持4.9%的平均增长率。

2.3估算中国2016—2020年GDP潜在增长率

结合三变量模型计算出实体经济增长率在2010—2020年间可以维持4.9%,按照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估计,也就是实体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0%,那么,4.9%/70% =7%,实际GDP在2010—2020年间可以保持7%的平均增长率。虚拟经济增长率为7%×30% =2.1%的增长率,实体经济增长率与虚拟经济增长率之和为7%。2010—2015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8.2%,中国GDP在2010—2020年间保持7.0%的平均增长率,今后5年的平均增长率可以不低于6.0%,所以,2016—2020年中国经济完全可以保持5.5%~6.5%的增长率(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2010—2020年GDP增长趋势

2015年经济增长6.9%,今后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还会下降,将在6.0%上下波动。结合表2可用图1表示我国经济今后几年GDP的增长态势。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先高后低的态势,2010—2020年属于中国经济中长增长周期,是1991年以来第三个经济增长率高且稳定的增长周期,为“L形走向”。如果2016—2020年经济增长率能在5.5%~6.5%之间波动,可以实现软着陆。

对于当下和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趋势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将出现U形反弹[8],经济增长率会重新回升到8%以上;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增长会继续小幅度回落,所谓经济增长成L形走势[9-10]。上述两种观点都是经济学家们的直觉感悟,并没有经过可靠推理和简单计算。本文的研究支持我国新一轮周期中经济增长成L形走势的观点。 今后5年(2016—2020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可以保持6.0%,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如蔡昉等[11]基于增长核算方程得出潜在产出结果(2016—2020 年)为6.08%;肖宏伟等[12]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出2016—2020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58%;郭豫媚等[13]使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预计2015—2020年间经济增长率为6.3%; 朱海斌[14]用生产函数分析法预测(2016—2020年)中国潜在增长率会下降到6.5%左右。

3结论

1) 利用三变量模型计算潜在经济增长率,首次解决实体经济增长和虚拟经济增长的分离问题,这不同于已有的计算方法。虚拟经济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实体经济增长相比更难确定其增长率的大小。实体经济增长率可用三变量模型来比较准确地计算,而虚拟经济增长率是利用三变量模型的计算误差来表示的[4-5],具有不确定性。正常情况下,虚拟经济增长率比实体经济增长率要小得多,例如本文中虚拟经济增长率只有2.1%,是实体经济增长率(4.9%)的40%左右。这样,估计出的虚拟经济增长率所产生的误差对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测量误差影响要小得多。

2) 利用三变量模型测量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方法简单易行,所用数据非常少,结果可靠,其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尤其对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所谓的“新常态”有比较定量化的解释能力。

3) 三变量模型更适合测量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对我国5~10年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有参考价值。准确地说,三变量模型是按照经济增长周期来预测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 毛善成.同时描述增长与波动的三变量模型[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27(1):50-57.

[2] 毛善成.从三变量模型的建立看经济学的数学化:建立经济模型的总体原则和步骤[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1):51-54.

[3] 毛善成.三变量模型和收敛律的推导[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27(4):60-63.

[4] 毛善成. 三变量模型与虚拟经济研究:以中、美、日三国虚拟经济发展为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4,5(2):65-71.

[5] 毛善成.经济增长泡沫的测度:三变量模型与虚拟经济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2):42-48.

[6] 毛善成.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应用条件与宏观经济效率评价:三变量模型与虚拟经济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5,6(4):38-47.

[7] 马常艳.中国楼市库存面积超80亿平米,去化需4年[EB/OL].[2016-02-17].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6-02-17/08016105511170054344330.shtml?wt_source=news_xwph_w09.

[8] 陈凯茵.中国经济走势:U型还是L型?[EB/OL].[2016-01-19]. http://www.jwb.com.cn/cj/sd/201601/t20160119_4595600.html.

[9] 姚余栋. 中国经济“L形”增长是大趋势[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04-01(5).

[10] 任泽平.未来中国经济L型有三种演变形态[EB/OL].[2015-04-06].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1-20/14179355_0.shtml

[11] 蔡昉, 陆旸.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J]. 经济研究参考,2013, 22( 24):8-9.

[12] 肖宏伟, 李辉.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J]. 海南金融,2014(11):4-8.

[13] 郭豫媚,陈彦斌. 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J].经济学动态, 2015(2):12-18.

[14] 朱海斌. 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分析[J]. 中国金融,2014(16):57-59.

〔责任编辑: 胡菲〕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毛善成(1960—),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8148(2016)03-0046-04

Three variables model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s

MAO Shancheng

(Library,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In this thesis, we calculated th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China by using the three variables model. The compu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e potential GDP growth rate of China is about 7.0% during 2010~2020, real economy growth rate is around 4.9%, and virtual economy is 2.1%. The GDP average growth rate reached 8.2% during 2010~2015, then the next 5 years grows more than 6% during 2016~2020. The GDP of China has kept to average growth rate of 8.2% during 2010~2015 then declines gradually with an average growth rate of 6.0% during 2016~2020. Therefore, during 2010~2020, the growth of our economy is from being high to being low, declines gradually and forms a long-term downward L-track and soft landing.

Key words: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real economy; virtual economy; three variables model; new normal economy growth

猜你喜欢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
浅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
中国经贸(2016年22期)2017-01-16 18:10:33
我认为中国“虚拟经济”过火了(当事者说)
环球时报(2016-12-28)2016-12-28 06:59:48
关于全球低利率问题的若干思考
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 17:07:46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25:4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57:42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56:11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基于网贷平台的危机管理研究
商(2016年19期)2016-06-27 08:38:20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规律的现状
商(2016年18期)2016-06-20 22: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