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某加固工程项目探讨研究

2016-07-27 03:17:20王宇纬陈繁荣林孝和文仕强
四川建筑 2016年2期

王宇纬, 陈繁荣, 林孝和, 文仕强

(1.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2.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杭州某加固工程项目探讨研究

王宇纬1, 陈繁荣1, 林孝和1, 文仕强2

(1. 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2.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文章介绍了杭州某项目加固改造实例,对原结构和现结构进行了结构分析计算,利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结构部分梁进行了加固设计,供结构工程师参考。

【关键词】加大截面加固法;体系加固法;加固改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建筑工程规模突飞猛进,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大量的建筑拔地而起。在这些建筑拔地而起的同时,很多建筑物由于功能的改变需要加固改造,这些对传统结构工程师提出了较高要求。现有加固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体系加固方法,第二类构件加固方法。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相关的加固技术进行介绍分析,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浙江杭州市下沙区,于2012年建成,地下1层,地上4层,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场地类别为三类。根据建筑功能改变,结构体系需要改变,需新增构件,从而形成新的体系。项目变更后建筑第三层平面布置见图1。

图1 项目变更后第三层建筑平面

从图1中可以看到,变更后建筑物第三层为电影院。第三层层高为10.55 m,原结构第四层需改造为电影院上空,屋面层对应电影院区域不再覆土。由于电影院对净空要求比较高,原本三层和四层两层商店改造为一层,在原结构基础上需要凿除第四层相关区域的梁板柱,从而为电影院创造条件。由于变更后电影院两个柱子(图2(b)所示需改造柱子)不再通到屋面层,原屋面层相应结构梁跨度相应增加,为16.8 m,结构梁需进行加固设计,本文着重介绍屋面层梁的加固方法。

经过查阅项目原设计图纸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料,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和建筑需要,对结构进行分析。现第三、屋面层局部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其中第四层为电影院上空,本文省略。

2加固方法选择

由于柱子的取消,梁的跨度加大,需要增加梁的承载能力,可考虑多种方案。

(1)方案一:考虑外贴型钢法。让新增的型钢和被加固的构件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受力体系,以增强被加固构件的抗弯能力和抗剪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安全度。本法施工方便,现场工作少,工期较短,对原建筑结构的自重、外观、截面面积、净空无明显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其缺点是加固施工对粘贴钢板这一环节要求严格,粘贴时所用结构胶要求强度高、粘接力强、弹性模量高,后期需定时维护,后期维护费用较大。由于电影院对工程质量要求较为严格,无法满足结构构件定期维护这一安全措施,本方案予以排除。

(2)方案二:考虑增大截面法。增大截面法作为一种经典的建筑物加固技术,借助建筑物的构件外表面增大其截面面积,从而增加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刚度。本方法我国有长期的使用经验,施工简单,适应性强。它的缺点是施工期长,构件尺寸的增大可能会影响建筑使用功能。

由上分析可知,本项目需加固梁较为适合采用增大截面法来加固,业主单位也较为认可这个方案。但是由于本项目电影院对净空有较高要求,不允许结构梁往下加大截面,经过多方考虑,决定将在z1和z2、z3和z4(图2(b))之间设置新增梁,在抽掉柱子的地方3 m范围内考虑外包梁,在z1、z2、z3、z4上设置小柱墩。

(b)屋面层局部结构平面图2 局部结构平面

此法较为安全可靠,由新增梁承受了屋面荷载,由外包梁充当了被抽掉柱子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实际功能需要的同时利用了原有有价值的结构构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拆除,需拆除部位少,施工难度降低。本工程采用方案二进行加固。

3结构计算分析

按照现使用功能要求建立PKPM模型,计算图2(b)屋面层新增梁和外包梁所需配筋,考虑到新增梁在z1、z2、z3和z4处有小柱墩支撑,为铰接连接。新增梁截面考虑为500 mm×1 600 mm,抽掉其中柱子,其余构件不变。可以从pkpm计算中看到,新增梁在抽掉柱子处梁底所需最大配筋为101 cm2,在柱墩处梁面钢筋为20 cm2。新增梁在配足钢筋后符合现结构的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及文献[1]、文献[2]相应规定,图2(b)屋面层局部部位加固施工见图3。

(a)屋面层局部放大处结构

(b)大样1

(c)大样2图3 屋面层局部放大处结构

4结束语

本文就某具体工程实例介绍分析了体系加固法和构件加固法,主要对屋面层梁进行了加固。介绍了外贴型钢法和加大截面法的适用性,确定了加大截面法作为本工程的加固方法,通过PKPM软件,对新增梁的配筋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确定了加固的具体方法。可以看到在加固设计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工程选取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便捷性,得到了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

参考文献

[1]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2008年合订本)[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宇纬(1989~),男,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陈繁荣,男,高级工程师;林孝和,男,工程师;文仕强,男,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志码】B

[定稿日期]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