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凝视理论的应用研究刍议

2016-07-27 01:41:23华智海
长江丛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美化

周 清 华智海



旅游凝视理论的应用研究刍议

周 清 华智海

【摘 要】当今社会,社交媒体已十分发达,旅游资源开发者获得旅游者凝视的照片已经变得较为简便,基于此,提出了对于旅游凝视理论的两种应用刍议。第一,通过捕捉照片中的符号的数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号在照片中出现的数量,获得相关的旅游管理信息,例如获得营销效果监测相关的信息。第二、基于凝视内容的特点,提供相应的管理建议。而且,旅游凝视理论的这两种应用,较过去的获取获取相关的管理信息的方法而言,成本都是低得多的。

【关键词】旅游凝视 社交媒体 美化

一、前言

旅游凝视是旅游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尤瑞在旅游凝视开篇提出,去思考一个社会怎样构建自己的旅游凝视,是理解正常社会中发生什么的绝妙途径,通过旅游的凝视从而了解人们日常工作生活[1]。旅游凝视主要是作为社会学中研究旅游现象的工具而存在。旅游凝视是基于有差异性体验的需求,以获得愉悦、怀旧、刺激等旅游体验为目的[2]。国内旅游学者对于旅游凝视的研究主要在于综述性的说明,缺乏实质性的深入研究。凝视是游客对于差异性的符号的收集过程,是旅游者旅游的一个主要的目的之一,或者说旅游凝视的符号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就是凝视这些符号以及符号所带来的意义,正如尤瑞指出游客其实是在消费旅游景点的各种符号,这种带有欲望的“游客凝视”正是旅游的核心元素[1]。

提出两种旅游凝视理论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第一,通过捕捉照片中的符号的数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号在照片中出现的数量,获得相关的旅游管理信息。可以通过各种凝视符号数量的比例可以大致了解目前旅游目的地主要的吸引旅游者的符号,并且通过对于这些凝视内容数量变化的跟踪,可以对于主要吸引物的内容变化情况进行了解。通过互联网上社交媒体上收集照片的方式简便快速地了解旅游景区最主要吸引游客的符号的变化以及新的旅游产品开发物受欢迎的程度等,这显然比传统的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成本更低、更简单、快速。第二,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符号收集的一个过程,但是,相同的符号,不同的人表达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他们却不是一样的美的,而是有着差别的,这当然与摄影技术以及摄影设备有关,但是同时,也与旅游者凝视的角度、时间、地点等其他的旅游管理者可以影响与控制的因素相关,通过影响这些可控的因素从而使人们捕捉到更多的美丽的照片,同时,上传的美丽照片也就越多,也更好的起到了对旅游目的地的宣传作用。

在可预见的未来,计算机识别图片的能力大幅度增强,那时获得图片中的符号,以及符号所象征的内容将更加简单。到那时,旅游凝视理论将会在旅游管理领域中产生更大的影响与作用。

二、凝视符号数量的应用

通过捕捉照片中的符号的数量,例如山川、河流、建筑等符号在照片中出现的数量,获得相关的旅游管理信息。笔者以青海大通鹞子沟作为例进行论述。

2014年3月份,通过新浪微博对大通鹞子沟进行收索得到六百多条相关状态,去掉企业的官方宣传微博状态和只有文字的状态,大概获得有效的状态350到400条左右,在百度论坛各个摄影论坛等和各个博客通过百度搜索大致获得有效状态100条左右。对于以上出现的符号根据特点和当地的地理特点定性的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将油菜花,其他的农作物田地,小木屋及村民居住的帐篷和牛羊等乡村特点的符号总结为乡村风景符号。

第二类,将草场草原,森林和林间小路山坡等作为森林草场一类,因为该地的地理特点,最主要的草原草场位于深林中,而当地的草地都是草垫草原,树下直接是草地,两者在照片中也往往同时出现。

第三类,滑雪场,滑雪场是人工建造的雪地。

第四类,骑马射箭活动等。

第五类,门口。

第六类,特色饮食。

第七类,野花野菜野果,因为这些都是深林里出现的野生的植物的物种,往往也显示着人们对于植物物种丰富性的关注。

第八类,蓝天白云,事实上蓝天白云大多作为背景出现。

第九类当地特色文化包括天葬台,服装,当地人或者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等。

第十类,河流,小溪。

第十一类,企鹅。

这几类的出现频次的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14年样本出现频次的统计

在2016年3月份再在社交媒体上随机抽取较大的样本,进行秩和检验,得到结果,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现在的旅游吸引物相较于过去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具体来说,发现大通鹞子沟的凝视中,滑雪和雪地的照片数量明显增加,也就是雪地、滑雪符号出现的次数与比例明显增加了,现实的调研了解到,在这两年的冬天,鹞子沟明显加大了旅游宣传,例如在西宁市区这两年就可以看到巨幅的大通鹞子沟滑雪的宣传海报,但是作为鹞子沟冬季旅游的另一个吸引物,企鹅的符号却没有增加凝视,甚至减少了,显然对于企鹅这个吸引物的营销是存在着问题的。

三、基于凝视特点提出的管理应用

相同的符号,不同的人表达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他们却不是一样的美的,而是有着差别的,这不仅与摄影技术、设备等相关,也与旅游者凝视的角度、时间、地点等其他的旅游管理者可以影响与控制的因素相关。对于旅游中的照片或者摄影国内外都有着许多的研究,例如刘丹萍、保继刚指出西方研究已经证明摄影主要在于满足窥视欲、保留影像记忆与完成自我认同[3]。戴光全等以旅游照片为研究资料,使用内容分析法,从照片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对旅游者摄影行为的心理特征、对拍摄对象及阅读者的态度进行研究[4]。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过朋友圈或者其他的社交媒体发布旅游照片,有两个重要的的特点,第一:旅游者会对照片进行选取,挑选令其满意的照片的进行社交媒体的发布,在实际的调研中,95%左右的受访者都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几乎没有人会随意的将旅游中的照片进行上传,照片中的符号或者场景的选择是旅游者有意识的美化的了的,是一种权利的凝视,每个人都基于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上传自己认为最美的图片,不管如何,这种美,显然对于旅游开发者而言是重要的,大众旅游时代,巨大的旅游市场,会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美的,如果某种类型的美具有一定规模的普遍的相似,那么也就为旅游开发者提供了更重要的信息;第二:许多照片中的美景是旅游者偶然拍到的美景,而这些照片不是所有旅游者都可以在旅游中观赏到的,例如,我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会偶遇一些很美好的风景,像在雨后初晴的夕阳时分看到的山川和地理的独特美景,这些图景被旅游者抓拍到,而不一定是所有的旅游者都可以在旅游中观赏到的,这个现象是明显存在于旅游者的旅游过程中,90%左右的受访者都给出了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或者基本总是遇到这种情况的答复。

对于凝视内容的以上特点具体的应用:第一:通过观察差距,旅游开发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如何让旅游者发现到特定的、最美的观察角度,而从这些特定的条件下,旅游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凝视符号。相同的符号但是可以得到不同的凝视效果,这是可以说是在特定的条件或者约束下如何让旅游者获得最高的欣赏效益了,为了获得这些效果,开发者通过旅游者凝视的照片即旅游者群体自我的发现,然后收集这些旅游者的“发现”过程,为旅游开发做参考,这是一种对于旅游吸引改进或者进一步开发的方式,帮助旅游者捕获漂亮的照片也会增加朋友圈的照片上传量,也就为旅游景区做了更多的宣传。第二:通过旅游者的表达过程中还可以发现,甚至一些旅游开发者没有注意到或者重视但是旅游者在乎的凝视的美的类型,开发者的考虑永远不可能准确的把握旅游者心理和品位的变化,同时旅游者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旅游开发者不可能都清楚了解,从旅游者表达的照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我们开发者原来没有注意到的美感和旅游吸引物,这些意外的吸引物或者被旅游者建构的旅游目的地的印象,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有可能成为旅游开发的新的方向或者新的细分市场。

参考文献

[1]Urry J.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

[2]阳宁东,杨振之.第三空间:旅游凝视下文化表演的意义重解——以九寨沟藏羌歌舞表演《高原红》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67~74.

[3]刘丹萍,保继刚.窥视欲、影像记忆与自我认同——西方学界关于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之透视[J].旅游学刊,2006,04:88~93.

[4]戴光全,陈欣.旅游者摄影心理初探——基于旅游照片的内容分析[J].旅游学刊,2009,07:71~77.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

作者简介:周清(1991-),男,湖南临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华智海(1968-),男,藏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美化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基于GPU加速的引导滤波人脸祛斑美化算法
电子制作(2019年12期)2019-07-16 08:45:26
美化生活
中华诗词(2018年12期)2018-03-25 13:46:26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知识零售变现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5:04:21
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特征、传播趋向及其对高校传播生态的挑战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社会科学(2016年8期)2016-11-04 01:19:16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