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荣,丁 苗,曾荣荣,付玉蓉,关婷婷,李青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一例猪日本乙型脑炎的诊断
林荣荣,丁 苗,曾荣荣,付玉蓉,关婷婷,李青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1)
猪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引起,该病原体于1934 年在日本最早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猪是乙脑病毒主要易感动物,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临床上以引起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睾丸肿大为特征,少数猪有神经症状。现将1例猪日本乙型脑炎的PCR诊断报道如下,供参考。
2015年2—3月,吉林某猪场养殖规模1 000头,养猪已5年,从2月起陆续有20余头妊娠母猪出现流产,偶有胎衣不下,无其它明显的临床症状。初步怀疑是细小病毒病、乙脑、蓝耳病,采集取病、死猪的肝、肠、膀胱、睾丸、腹股沟淋巴结及全血送本院动物检疫中心诊断。
2.1 病毒基因组提取 研磨采集的组织病料,提取病毒基因组,操作步骤如下:(1) 10% SDS 25 μL 和20 mg/μL蛋白酶K 5 μL,55 ℃ 消化1.5~2 h。(2)加入酚200 μL,混匀,12 000 r/min 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3)加入氯仿100 μL、酚100 μL,12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4)加入氯仿 200 μL,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上清液。(5)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和1/10体积的5 mol/L NaAC室温20~30 min,13 000 r/min 离心15 min ,倒掉上清液。(6)加入75%乙醇600 μL,7 000 r/min离心5 min ,倒掉上清液,室温放置晾干,TE (pH 8.0) 20 μL 溶解沉淀,-20 ℃ 保存。按照实验室常规方法提取RNA并进行反转录,将获得的cDNA于-20 ℃保存备用。
2.2 PCR检测 PCR的反应体系为25 μL,1 μL P1/P2(10 pmol/μL)(P1:5’CAATCATGGCAAACGACAAC3’;P2:5’GCTTCCTCGTTGTCGCTCT3’),3 μL dNTP(2.5 mmol/μL)、10×buffer 2.5 μL、Taq酶0.25 μL、DEPC灭菌水 16.25 μL,反应条件为25个cycle,预变性 94 ℃ 5 min 后,进入循环94 ℃ 45 s,52~57 ℃ 45 s,72 ℃ 45 s,72 ℃延伸 7 min。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扩增条带。
将PCR扩增产物用1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750 bp位置发现目的带,见图1,说明该猪是由乙脑病毒引发的疾病。
M:DL-2 000 Marker;1:PPV;2:PRRS;3:JEV;4:阴性对照图1 PCR检测结果
4.1 本病是自然疫源性疫病,许多动物和人均可感染,多为隐性感染,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行特点是感染率高,发病率较低,病死率也低。
4.2 本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于春末夏初,主要是通过蚊虫的叮咬传播,蚊虫既是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
本病的治疗无特殊有效方法。猪发病后应立即隔离,采取镇静安神,防止继发感染等措施,必要时可补液治疗,同时应做好护理工作。预防本病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5.1 做好杀灭蚊蝇、除蜱工作,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如清理蚊虫孳生地,及时消灭越冬蚊虫。疏通沟渠,排除积水,并于黄昏时往圈舍内喷洒高效低毒杀虫药物。
5.2 因地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给母猪群定期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免疫注射通常是在蚊虫出现之前,采用日本乙型脑炎弱毒疫苗,种猪群常在每年的2—4月进行,后备母猪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以后则按常规每年注射1次。
5.3 科学管理,合理饲养,提高猪体抵抗力。
2015-12-16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2015大学生创新项目(2015109);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吉农院合字[2015]第207号)
林荣荣 (1993 — ),女,动物医学专业在读本科。
*通讯作者:李青竹(1984 — ),女,博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和动物疾病诊疗研究。
S858.28
B
1007-1474(2016)02-00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