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维护问题的探析①

2016-07-23 16:30:22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卢萌萌
中国商论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员工维护心理健康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卢萌萌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维护问题的探析①

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卢萌萌

摘 要:近年来,社会各行业领域对员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作为社会中心力量的企业,在对员工的管理中也负担着心理管理的“重大工程”。笔者从社会上不断出现的企业员工心理问题中,探究企业员工心理不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包括个人心理素质、家庭状况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借此,笔者试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来维护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企业与员工长期的、协调的、持续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员工 心理健康 维护

1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态

1.1以小见大,从案例看社会

自2010年1月23日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若干分公司先后发生了14起员工跳楼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若孤立地看待这“14连跳”事件,原因很容易会被归结到员工个人的身上,毕竟14个人相对于几十万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数字。但是,当这十几个年轻人纵身一跃的时候,他们背后隐藏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是心理疾病致使他们走向了不归路。

富士康公司的这些年轻的生命实际上是现代经济社会人们心理健康问题集中的一个缩影,付出代价的不止是员工自身,还有员工家庭、员工企业的更大损失。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避免和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企业的责任不容推卸,企业在管理中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1.2企业员工普遍心理健康状态

富士康公司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企业员工心理管理问题值得探究。据此,笔者通过近日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发现,仅在N市30家的企业2000名员工中,大约30%的员工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2%有心理疾病;5%存在心理障碍。由于现代企业的高速发展和高强度工作,利益驱使企业员工过度超负荷工作,使得企业员工普遍存在心理亚健康状态。

其中,这种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心理疲劳、心力衰竭等认知和情绪病态,常见的职业心理疾病有慢性疲劳症、上班恐惧症、职业厌倦病等;二是身体疾病,如疲惫、偏头痛、内脏器官病变、免疫系统紊乱等;三是行为异常,如吸毒、酗酒、婚外情、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严重者还有自杀倾向。

另外,在现代企业员工间存在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呈现出以下特征:员工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从整体看来城市比农村更严重;女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男员工较差;不同学历的员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担任管理工作的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不如没有担任过管理工作的员工。

2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从富士康事件的原因分析:首先,富士康公司以营利为目的,过分注重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造成对人性的漠视;其次,企业缺乏对员工应有的生活关爱和人格的尊重;最后,员工自身情绪恶劣,长期压抑造成心理问题的不断加剧,最终致使悲剧的发生。

从富士康悲剧推至全国企业,不难得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由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造成的,主要包括员工个人的心理素质、社会整体文化心态、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等。一般来看,现代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多由心理压力发展而来,心理压力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是在所难免的,它来自于不同的方面,概括起来有职业压力、成年人的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生活经济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和突发意外事件等。

3 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的路径选择

维护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需要社会、企业、家庭和每个人自身等多方面共同作用,根本上讲,还是在于员工个人的能动性。在此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心理健康的维护问题,并试举以下几项企业在维护员工心理健康时可以采取的措施。

3.1适当减小员工的工作压力,从根本上减小员工的心理压力

科学实验表明,高压力工作会增大心理疾病和心理压力的风险,损害员工的心理健康并影响工作效率。儒家传统的管理思想当中,“人本”思想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企业管理中,降低员工工作强度、减轻员工工作压力不仅是“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维护员工心理健康的关键举措。在工作压力研究领域,KARASEK的工作需求—控制模型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工作需求与其所拥有的工作控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减小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给员工营造适度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根本上避免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和恶化。

3.2广泛进行职业心理健康宣传,培养员工的心理健康意识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稍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职业心理健康的缺失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职工个人的心理自我调节是保持心理健康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但不可或缺的是企业辅助其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企业有义务帮助员工树立关注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通过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例如网络手段、海报宣传栏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输。增进员工对于心理健康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心理环境,并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

3.3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态,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与教育

改变单一的工作心理模式,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提高全民素质的政策方针,将公民素质教育纳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在企业的职工健康心理管理中,心理辅导是关键的一步,实现增进职工心理和谐健康、以教育引导促进员工思想和谐统一、以利益促成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发展的协调统筹工作机制,从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或专家讲座对员工进行按部就班的培养和教育,对于规模较大、职能较为齐全的企业还可以向员工提供稳定的心理健康咨询,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特点和心理诉求,建立和谐的企业氛围,与党中央倡导建立的和谐社会的步调相一致。

3.4积极开展业余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一改以往枯燥乏味的“机械式”工作,在合理有效的工作时间之余,企业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业余活动,形式内容可多种多样,例如举行业余体育比赛、技能大赛、文艺活动等,让员工接受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熏陶,健康身心,以便在重新投入工作时能够保持高效率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另外,近年来很多企业纷纷组织员工进行不同形式的旅游活动,实施奖励性质的心理福利,这是促进员工心理健康的一项有利举措,这种企业理念和措施对于其他很多企业都是值得借鉴的。

总而言之,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常态”要求企业走向中低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借助我国传统管理思想,注入灵活和多样化的管理理念,做好全面、深入的决策和实施,为切实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维护好员工的心理健康而尽到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改进和创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和与员工健康发展之间的协调一致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社会人群的心理素养和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师建霞.员工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2011(03).

[2] 王绪文.浅析企业员工健康管理[J].生活,2007(12).

[3] 胡晓伟.员工健康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N].天津日报,2008-8-29.

[4] 王金加,雷刚.二十一世纪的最佳员工福利——员工心理健康管理[J].当代经理人,2006(9).

[5] 程正方.现代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也揭示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即不仅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同时也要重视人的心理健康。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传统的企业经营当中,无论规模大小,都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因此,为促使员工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减少企业人才流失并实现企业团体的和谐,在企业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关注和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作者简介:卢萌萌(1992-),女,河南许昌人,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西华师范大学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独二胎’”政策对四川省符合条件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影响研究”(427114);2015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独二胎’政策对四川省符合条件城镇家庭教育支出影响研究”(201510638026)。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4(c)-027-02

猜你喜欢
企业员工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8:19
新形势下企业员工思想状况调查研究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9:39:18
浅析日常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49:51
发挥网络优势 做好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导报(2016年8期)2016-05-31 19: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