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关键过程控制

2016-07-23 08:01:49唐丽萍牛素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14期
关键词:过程控制轮毂合格率

唐丽萍 牛素芳

(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55)



轮毂关键过程控制

唐丽萍 牛素芳

(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55)

摘 要:本文通过对轮毂产品技术要求和结构工艺性分析,从避免铸件缺陷考虑,加强过程控制,采用ISO/TS16949标准在产品投产前首先进行工艺交底,细化流程,关键过程进行控制,造型重点监控采用原材料中原砂粒度、灰分、水分、机械法再生砂灼碱量及砂型强度;冶炼重点监控浇温、浇速、DI值,对不合格趋势及时调整。使批量产品合格率达95%以上。

关键词:轮毂;过程控制;DI值;合格率

0. 前言

轮毂,汽车轮胎内以轴为中心用于支撑轮胎的圆柱形金属部件,通俗地说,就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整体性能,影响汽车的有效使用寿命和行驶的安全性,所以轮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及内部要求严格,铸件不允许有缩松、夹砂、裂纹等缺陷。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不仅在成本上需要加以控制,更需要在质量上占优势地位。105分厂从2014年在ISO9000标准基础上,推行ISO/TS16949标准,在过程控制中进一步标准化。新产品进行质量先期策划和编制控制计划,老产品轮毂重点控制关键工序。运用统计分析进行过程控制。

一、造型过程控制

依据产品技术要求及该产品属于批量生产,手工造型,尺寸公差执行CT11,根据公司现状,优先选用树脂砂造型制芯。

树脂砂优点:砂型、芯强度高、成形性好,可生产出形状复杂、内部质量要求高的铸件、铸件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生产率高,可以节省生产场地和提高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

1. 原材料控制

树脂砂强度高低是砂型、芯主要指标之一,强度太高砂型、芯退让性差,铸件在冷却、凝固过程中收缩受阻,引起铸件裂纹,强度太低,铸型在转运、下芯过程中容易损坏,引起铸件产生夹砂、气孔缺陷;所以树脂砂型、芯要保证合适的强度。砂型强度影响因素在树脂配比同等情况下主要有原砂粒度及分布、再生砂含泥量、细粉,灼碱。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面砂选用天津硅砂,粒度太粗,保证同样强度情况下浪费树脂用量,粒度太细强度偏低,选用粒度40 —100目4筛砂,细砂填补粗砂空挡,既保证合格强度,又合理利用树脂。背砂用机械法再生砂,每天检测含泥量、细粉,灼碱,按工艺标准。依据统计图进行调控。如图1所示。

2. 型芯砂混制及强度控制

混砂工序至关重要,混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序顺利操作及砂型(芯)质量。混砂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混砂均匀性。这一方面取决于混砂机运行精度,尤其是液料系统定量泵的定量准确性及搅笼内搅刀搅拌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工艺配比,其中树脂用量是关键:用量过小,容易造成覆膜不充分,砂型强度降低;过大,不仅容易造成材料浪费,而且易产生气孔、裂纹等缺陷。现

二、冶炼过程控制

1. 冶炼严格配料,熔清碳含量保证脱碳量足够≥0.3%,掌握合适的吹氧时机(钢液温度≥1560℃),规范取样时间和取样区域,保证化学成分具有代表性,并严格控制DI值图2及AI含量(0.02%~0.05%)。

2. 浇注温度、速度确定

浇注温度过高易产生缩孔、缩松、粘砂、热裂等缺陷;浇注温度过低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等缺陷。该产品材质熔点1520℃,过热度考30℃~50℃,考虑铸件壁厚,浇注温度控制在1570℃~1550℃。

浇包容量及包孔的选择,选底注包经验数据12t钢包,φ55mm孔径。箱液重4.5t。第一箱平均浇注速度72kg/s,浇注时间63″,第二箱平均浇注速度55kg/s,浇注时间82″。

液面上升速度18.2mm/s~23.8mm/s(铸件高1.5m/浇注时间),上升速度控制在预计20mm/s左右。浇速太快的缺点:金属对型壁的冲刷作用大;易产生胀砂、抬箱、冲砂等缺陷,不利型内、芯内气体的排除。浇速太慢的缺点:浇注期间金属对型腔上表面烘烤时间长,促成夹砂结疤和粘砂类缺陷,金属液温度和流动性降低幅度大,易出现冷隔、浇不到及铸件表皮皱纹,严重时铸件因补缩不良产生缩松。浇注温度、速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

三、过程控制前后效果对比

1. 砂芯强度控制过高,铸件产生裂纹,2014年12月份批量生产41件,裂纹6件报废,废品率14.6%。

2. DI值偏高产生裂纹

DI值偏高与裂纹的关系见表1。

2015年6月份前批量生产60件,裂纹3件返修让步,让步率5%。

3. 37月份加强关键工序控制以来,生产铸件45件,裂纹明显减轻,没有因裂纹报废、让步接收件1件,让步率2.2%。收到了预期效果。场根据强度控制图及时调整树脂配比。

表1

参考文献

[1] 张智勇.ISO/TS16949∶2002QS9000∶1998配套管理工具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2]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最新铸造标准应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陈国桢.铸件缺陷和对策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4]唐玉林.圣泉铸工手册[M].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5]刘根来.炼钢原理与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6]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专业学会.铸造手册第五卷铸造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中图分类号:TG2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过程控制轮毂合格率
抗压痕透明粉在精车铝轮毂上的应用研究
上海涂料(2021年5期)2022-01-15 06:09:26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基于CPS 的汽车轮毂制造系统设计
基于ANSYS的轮毂支架结构设计
水库溢洪道施工要点及过程控制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7:55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湖南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中存在的问题初探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13:35
风电轮毂铸造技术研究
大型铸锻件(2015年1期)2016-01-12 06:33:29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