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黄杨引种种源调查及引种选择指标分析

2016-07-22 09:08:08邢少博赵禹宁汪永昊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引种

邢少博, 魏 彪, 陆 莹, 赵禹宁, 刘 影, 汪永昊

(1.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朝鲜黄杨引种种源调查及引种选择指标分析

邢少博1, 魏 彪1, 陆 莹1, 赵禹宁1, 刘 影1, 汪永昊2

(1.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牡丹江 157009;2.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对不同种源朝鲜黄杨进行引种调查研究。[方法]采用随机踏查的方法对沈阳东陵区、丹东五龙背、大连旅顺口3个地方朝鲜黄杨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对朝鲜黄杨的引种选择指标及3个种源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数、枝下高、冠型这6个调查指标可以作为引种选择指标,6个调查指标可以整合成2个主成分,分别代表生长特性和树形特性;在0.05显著性水平下,3个种源朝鲜黄杨在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 、枝下高4个指标上差异显著;大连旅顺口种源和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种源朝鲜黄杨在枝数指标上差异显著,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种源差异不显著;3个不同种源朝鲜黄杨在黄杨冠型上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朝鲜黄杨引种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朝鲜黄杨;引种;选择指标

朝鲜黄杨(Buxusmicrophyllavar.koreana)为黄杨科(Buxaceae)黄杨属(Buxus)植物,是小叶黄杨(B.microphylla)的变种,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黄褐色,厚约5 mm,细纵裂。朝鲜黄杨枝条柔韧,叶厚,光亮,翠绿,植株生长缓慢,萌芽力强,耐修剪,耐寒(黄杨类中最耐寒的种),耐碱,抗烟尘,对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抗性,是北方园林绿化中珍贵的常绿阔叶树种之一[1],朝鲜黄杨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南部至华中地区。朝鲜黄杨木材为散孔材,木材纹理斜行;结构甚细至极细,均匀;干后尺寸性稳定,不翘裂;抗虫、耐腐性强;锯解容易,车旋及雕刻性能特好,切削面极为光洁细致,油漆后光亮美观,适于制作小型雕刻及车旋各种美术工艺品[2-4]。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黄杨木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5]。长期以来,由于冬季低温限制,对黑龙江朝鲜黄杨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对不同种源朝鲜黄杨进行引种调查,选育出适宜高寒地区气候条件下生长的绿化用黄杨品系,为朝鲜黄杨引种指标的选择和分析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种源地气候概况该试验选择朝鲜黄杨种源地为沈阳东陵区、丹东五龙背、大连旅顺口,种源地主要气候因子见表1。由表1可知,在年均温等5个气候因子上,3个种源地存在广泛差异。

1.2材料沈阳东陵区、丹东五龙背、大连旅顺口3个种源地4年生朝鲜黄杨。

1.3方法2011年10月采取随机踏查的方法,对各种源地4年生朝鲜黄杨进行调查。在每个种源随机选取20株朝鲜黄杨,调查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数、枝下高、冠型6个指标。冠型分为扁冠、主干扁冠、圆冠、主干圆冠4种类型,分别指无主干且树冠扁平、有主干且树冠扁平、无主干且树冠圆满、有主干且树冠圆满,分别数量化赋值1、2、3、4。

1.4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5因子分析法,对所选择的6个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标准化采用Z值标准化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种源调查数据3个种源6个调查指标的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3个种源的朝鲜黄杨在6个调查指标上存在差异。在各调查指标中表现较好的是沈阳东陵区、丹东五龙背种源,大连旅顺口的朝鲜黄杨表现一般。因此,沈阳东陵区、丹东五龙背的朝鲜黄杨可能在引种试验中表现更好。

2.2选择指标分析指标间相关性分析是因子分析的前提,表3给出了6个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由表3可知,6个指标间相关性都较高,枝径年生长量和枝下高、冠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达-99.7%和-99.3%;枝数和株高年生长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达97.4%;枝下高和冠型为正相关,相关性达98.1%;相关性最低的为枝下高和枝数,只有27.7%;余下所有指标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达35%以上。分析表明,此6个指标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表1 种源地主要气候因子对比

表2 种源调查指标一般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3 种源调查6个指标间相关系数矩阵

方差贡献率给出了各个因子方差相对于总体方差的分布情况,是确定主成分个数的直接依据,表4给出了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表4 方差贡献率

由表4可知,前2个因子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几乎达100%,一般来说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以上的因子为主成分,余下4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可以忽略。种源调查的6个指标可以分解整合成2个主成分。

初始因子贡献矩阵给出了各个因子对各个主成分的贡献大小,该研究选择的6个指标对2个主成分的贡献矩阵如表5、6所示。由表5、6可知,冠型对主成分1的影响最大,枝

表5初始因子贡献矩阵(主成分矩阵)

Table 5Initial factor contribution matrix(Principal component matrix )

指标Indicators主成分Principalcomponent12冠型Crowntype.990-.144枝径年生长量Grounddiameterannualproductionvolume-.967.256枝下高Shootheight.943-.332株高年生长量Branchdiameterannualproductionvolume.749.620地径年生长量Plantheightan-nualproductionvolume.276-.910枝数Branchnumber.580.815

表6初始因子贡献矩阵(旋转主成分矩阵)

Table 6Initial factor contribution matrix(Rotated principal component matrix)

指标Indicators主成分Principalcomponent12枝下高Shootheight.997.075枝径年生长量Grounddiame-terannualproductionvolume-.988-.154冠型Crowntype.964.266枝数Branchnumber.203.979株高年生长量Branchdiame-terannualproductionvolume.419.908地径年生长量Plantheightannualproductionvolume.639-.769

径年生长量、枝下高次之,由于冠型和枝下高是描述朝鲜黄杨树形的指标,因此主成分1可以成为朝鲜黄杨树形指标;地径年生长量、枝数、株高年生长量对主成分2影响较大,而这3个指标全为描述朝鲜黄杨生长特性的指标,因此主成分2可以作为生长指标。也就是说,树形指标和生长指标是朝鲜黄杨种源调查6个指标的实质,也是种源差异和单株差异的内在指标。这和最初选择调查指标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认为调查选择的6个指标是合理的,不但可以代表生长特性,而且可以代表树形特性。

2.33个种源地朝鲜黄杨种源变异分析笔者研究了3个种源地朝鲜黄杨的遗传变异规律,从遗传学上分析引种的可能性。考虑到引种目标为绿化用朝鲜黄杨选育,结合朝鲜黄杨树形和生长指标,该研究选择主要调查因子有:冠型、地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测量最靠近2年生枝条基部直径作为枝径年生长量)、枝数、枝下高。

方差分析可以检验不同种源间朝鲜黄杨差异的显著性。方差分析之前必须进行方差齐次性检验,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如表7。由表7可知,地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下高、冠型4个指标方差具有齐次性(Sig.>0.05),而枝径年生长量、枝数方差具有非齐性(Sig.<0.05)。在此基础上进行方差分析,在0.05显著性水平下,3个种源朝鲜黄杨冠型差异不显著(Sig.>0.05)。然而在相同显著性水平下,3个不同种源朝鲜黄杨在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数、枝下高5个指标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Sig.<0.05)。需要注意的是,枝径年生长量和枝数方差具有非齐性,因此在这2个指标上,不能判断其差异显著是否由种源不同造成,需要进一步用SPSS 11.5的Duncan和Tamhane检验法检验,结果见表8、9。

表7 方差齐次性检验结果

由表8、9可知,在0.05显著性水平上,3个种源的朝鲜黄杨在枝径年生长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连旅顺口种源和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种源在枝数指标上差异显著,丹东五龙背种源和沈阳东陵区种源差异不显著。

由以上分析可知,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和大连旅顺口3个种源地的朝鲜黄杨存在差异,3个种源绝大多数指标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调查选择的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数、枝下高、冠型6个指标是合理的,不但可以代表生长特性,而且可以代表树形特性。

在0.05显著性水平下,3个种源朝鲜黄杨在地径年生长量、枝径年生长量、株高年生长量、枝下高4个指标上差异显

著;大连旅顺口种源和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种源朝鲜黄杨在枝数指标上差异显著,丹东五龙背、沈阳东陵区种源差异不显著;3个种源朝鲜黄杨冠型差异不显著。

表8枝径年生长量Duncan′s分析结果

Table 8Duncan′s analysis results of branch diameter annual production volume

种源ProvenanceN0.05显著性子集0.05significantsubset12沈阳东陵区ShenyangDonglingDistrict201.5675大连旅顺口DalianLushunkou202.59102.5910丹东五龙背DandongWulongbei203.3770Sig.0.1480.250

该研究仅对3个种源的朝鲜黄杨进行了调查,今后可开展更广泛的种源调查。在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引种试验和驯化来选择和培育适应高寒地区的朝鲜黄杨新品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表9枝数Duncan′s分析结果

Table 9Duncan′s analysis results of branch number annual production volume

种源ProvenanceN0.05显著性子集0.05significantsubset12大连旅顺口DalianLushunkou2010.7000丹东五龙背DandongWulongbei2012.5500沈阳东陵区ShenyangDonglingDistrict2013.3000Sig.1.0000.089

参考文献

[1] 房伦革,姚国年,王永祥.朝鲜黄杨育苗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4(1):43-44.

[2] 孙丽华,宋刚,云兴福.黄杨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耐寒性关系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1):44-47.

[3] 田国行,赵天榜,董慧英,等.河南黄杨属植物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74-78.

[4] 赵剑颖,宋晓莉,杨蕊,等.4℃胁迫过程中大叶黄杨和北海道黄杨叶片抗寒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4):57-61.

[5] 张培,徐福元,卢克诚,等.黄杨苗圃除草剂筛选试验[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9):49-5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财政厅自拟基金支持项目。

作者简介邢少博(1985- ),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工程师,从事林木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16-04-10

中图分类号S 7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4-194-03

Investigation onBuxusmicrophyllavar.koreanaIntroduction Provenance and Selection Index

XING Shao-bo, WEI Biao, LU Ying et al

(Mudanjiang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09)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introduction of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 [Method] The growth situation of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from Shenyang Dongling District, Dandong Wulongbei, Dalian Lushunkou was investigated by random surveying. [Result] Ground diameter, branch diameter and plant height annual production volume, branch number, shoot height and crown type can be used as introduction selective indicator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principal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representing growth features and tree shape features;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from three provenanc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our indicators of ground diameter, branch diameter, plant height annual production volume and shoot height at 0.05 level;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from Dandong Wulongbei and Shenyang Dongling Distric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from three provenanc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rown type.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introduction indicators of B. microphylla var.koreana .

Key wordsBuxus microphylla var.koreana;Introduction; Selection index

猜你喜欢
引种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7期)2017-01-09 18:15:29
北京地区野生草本地被植物的引种与推荐
现代园艺(2016年9期)2016-07-16 20:21:34
油茶优良品种引种栽培试验
桂花新品种抗逆性试验研究
厦门市秋季航天豇豆新品种引种试验
美国蔷薇属植物引种及栽培试验研究
秋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国外花生引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