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芸杨春琴林静莹
医护合作培训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实践能力的应用成效
陈少芸①杨春琴①林静莹①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实践能力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组制定培训计划, 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对骨科专科手术护士进行培训,与传统单纯护理培训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培训后的专科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骨科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及手术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手术器械准备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对提高骨科专科手术护士的理论、专业操作技能水平、手术器械准备完整率及医师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有较高的价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在职培训方式。
【关键词】医护合作; 培训; 护理; 骨科手术
①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 广东汕头 515031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tou Central Hospital,Affiliated Shantou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hantou 515031,China
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不断引进,手术室护士面临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越来越多[1],对手术室骨科专业护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部分护士由于未能及时更新骨科手术领域的专科知识,导致对特殊手术仪器准备不足或医护手术配合不到位,影响手术进程和手术治疗效果。采用传统护理培训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骨科手术专业护士的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采用医护合作式培训专科护士已经在ICU等专科性较强的部门中广泛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2-3]。这种培训方式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中也逐渐引起重视[4-5]。但目前国内将这种培训模式应用于骨科专科护士的培训仍很鲜见。为了提高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的业务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根据本科现有条件和护理人员配备,于2013年4月-2014年9月本科尝试对骨科专科手术护士开展医护合作培训新模式,作为骨科专科护士培训的一种创新性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培训师资 骨科主任、主治医生、骨科护理组长、主任护师、资深主管护师及各种手术仪器设备的厂家工程师作为骨科专科培训师资。
1.2 培训对象 骨科专科护士28名,男12名,女16名。学历:大专18名,本科10名。手术室经验:3年7名,5年7名,5~8年8名,8年以上6名。将传统单纯护理培训设为对照组,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设为研究组,每组14名护士。两组人员构成学历、年资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研究组参加骨科手术185例,对照组参加骨科手术130例。
1.3 培训内容
1.3.1 科室集中培训 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培训,通过护士长与骨科主任沟通,确定培训时间和内容。骨科主任主要讲授国际、国内骨科手术发展前沿,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新的手术方式、步骤及骨科手术解剖学。骨科专科医生主要讲授骨科手术准备、手术器械的识别与组装、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方法、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特点、骨科手术的发展及现状,新形势下对手术室骨科专科护士的要求等。授课的形式多样,多媒体系统讲授、标本展示、座谈等形式,大家各抒己见,寻找在临床骨科手术配合工作中的护理盲点问题,由专科主任或专科医生答疑解难。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义,解决了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护理盲点。
1.3.2 情境模拟训练 骨科医师与医护合作培训组共同进行模拟手术训练。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拟培训,医护合作培训研究组的培训流程如下:(1)经典的手术方式和步骤进行现场演示,讲解手术过程中观察评价指标(如尿量、术区出血、生命体征)的意义、相关注意事项、发生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等。(2)骨科医生亲自讲解、示范骨科手术器械的安装拆卸、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并提供实物进行训练。(3)医护配合模拟摆置手术体位并演练,如下肢骨折牵引体位、后路脊柱手术俯卧位、全髋关节置换侧卧位等体位,摆置难度较大,由骨科医生和手术护士共同进行情景演练。练习过程中,按照实际摆放体位,医生就每一个细节讲解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需达到何种要求,护士再分小组轮流学习和操作。(4)对新开展的大型、疑难骨科手术,术前1 d骨科组长与手术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邀请手术医生在模拟现场讲解手术步骤与配合要求,术中进程的观察,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提高手术配合质量[6]。骨科护士接受情境模拟训练后,与手术医生自动配合意识增强,应变能力相应得到提高。1.3.3 骨科护理组长主讲 主要以多媒体授课形式,讲授和示教术前访视、术前手术器械准备、洗手护士配合要点、巡回护士护理重点及注意事项、手术中骨科手术器械及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等,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通过培训,手术护士还熟练掌握了各种仪器、器械的使用方法,并有能力发现仪器故障,迅速解决问题,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3.4 培训效果评价 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培训后的每位骨科专科手术护士进行统一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配合实践能力技能考核,理论考核由护理组长和骨科医生共同斟酌后根据骨科手术理论知识需掌握的关键点出试卷,成绩分为优良、中、差三个等级,计算接受培训理论成绩的优良率;专科配合实践能力技能考核的项目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情况、手术的器械仪器护理、手术体位摆置情况四项。(1)术前准备:手术物品及器械的准备时间是否正确、物品是否齐全。(2)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器械的安装与传递、手术步骤是否熟悉、根据手术的进展是否能主动准确的配合、对手术标本的留置是否正确等。(3)专科手术器械仪器的护理:手术前后器械、仪器的评估、操作、保养和维护是否做到位等。(4)手术体位摆置情况:体位摆置的要求是否熟悉、能否掌握摆置体位的技巧及正确评估摆置体位的安全隐患,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按优良、中、差三个等级进行评分;同时对骨科手术医师进行满意度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满意为对护理配合工作十分满意,护理无差错;一般满意为对护理配合工作一般满意,无差错但配合欠佳;不满意为护理配合工作出现差错,配合欠佳,影响手术进程。比较两组骨科专科护士接受不同培训方式后上述几项指标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Pearson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骨科手术护士经医护合作培训后的专科理论考核成绩优良率为64.29%,与单纯护理培训的对照组优良率5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专业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优良率为92.85%,高于对照组的57.14%(P<0.05)。研究组手术器械准备优良率86.49%,高于对照组的75.38%(P<0.05)。骨科手术医师对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89.73%,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详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培训效果比较 %
随着骨科手术的领域和适应证不断扩大,新设备、仪器及新手术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手术室传统在职护士培训采用单纯的护理人员传、帮、带的模式,理论讲授也仅限于护理专业内部,这种模式相对封闭,缺乏对专科领域知识的深度掌握,不能给予专科护士相应的专业教育,没有全面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多的强调护理措施,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细致紧密,不利于手术总主动配合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医护配合协调能力的感官认识较差,难以从根本上提高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实践能力。因此有可能出现配合手术不顺畅,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有关医护合作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护士协会将其定义为医护之间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即在医护双方都能认可和接受各自行为和责任的范围内,保护双方的利益和实现共同目标[7]。医护合作强调医护的团队精神,并通过流程优化和改造以促进医护之间的协作和联盟[8]。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关系从主导、从属模式逐渐向并列、互补模式转变。将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引入骨科专科手术护士的培训中来,填补了传统护理独立培训的不足,骨科主任、医生授课培训和骨科组长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学习极积性和提升其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是一种有实效的在职培训方式。
医护合作培训可提高护理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这是由于医护合作培训拓宽了手术护士专科知识面,提高了手术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通过医护联合培训,骨科物品及手术专用器械都能准备到位,手术配合熟练,器械传递及时,节约了术中医生等待器械的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也减少巡回护士离开手术间拿取物品的次数。不仅短时间内熟悉了医生的手术习惯,做到主动配合,而且对专科仪器设备操作也非常熟练[9]。对新开展的大型骨科手术,自动参与到术前病例讨论,熟悉手术步骤与配合,关注高风险的主要环节,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后的专科护士配合专科手术,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医护配合模式,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手术配合质量、工作效率、医护有效沟通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10]。
医护合作培训可提高手术器械准备完整率。手术器械准备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器械是手术室的基本财产,其数目齐全、功能完好、供应及时是保证各项手术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其准备是否完整将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骨科器械复杂繁多,通过手术医生亲自讲解、示范或者邀请外来器械供应商讲解示范各类外来器械、工具的操作和使用,并提供实物进行训练。护士能很快熟悉器械的名称、用途,并熟练地掌握器械的安装方法,使手术配合更流畅。现在,在关节置换、四肢内固定等手术配合上,已摆脱了器械公司跟台人员配合手术的尴尬境地,全部由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对手术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手术护士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对手术配合的自我评价相应提高。
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增进医护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减轻护士工作压力[11]。护士这种主动的学习并且掌握新技术,更容易得到医师的尊重[12]。手术是一项团队性工作,自始至终是一个医疗与护理互动的过程[13]。医护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医护关系紧张时,会直接影响到手术配合。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可以让每个配合的手术护士了解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在手术中,手术护士能对手术医生的要求做出迅速的反应,配合主动默契,避免了与手术医生的思维及手术式脱节,顺畅的沟通避免了医护之间思维和行为矛盾、不协调而引发的医护矛盾,使医护关系更加融洽。医生能及时提出手术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并乐于讲解指导,降低了护士工作的紧张感,创造了和谐的工作氛围。
潘丽芬等[14]研究表明,目前医护合作培训存在一定困难,如手术医师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与手术护士不同,组织一起培训的时间较难保证。因此有必要将这种医护联合培训制度化,以利于其长期发展[15]。总之,将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引入到骨科手术配合中,既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及专科护士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手术医师的满意度,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是一种有临床价值的培训方式,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张洁,李玲利,钱清华,等.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骨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48-49.
[2]李贤连,徐伟宏,郑海燕,等.医护合作式培训提高ICU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A):1662-1663.
[3]杨献军,郑娟,林兰.医护合作培训对ICU护士实践能力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80-81.
[4]胡华琼,胡学华.专科主任授课联合小组查房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1,26(20):50-51.
[5]李洁,王敏.医护合作PBL教学法在手术室新入科护士带教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A):58-60.
[6]陈秀丽.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141-142.
[7] Association American Nurses.Nursing’s social policy statement EM].Washington DC:Ameriean Nurses Publishing,1995:89.
[8] Erickson J I,Clifford J C.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nursephysician co1laboration[J].CRICO Forum,2008,22(5):5-7.
[9]林翠芳,潘洁琼,陈惠芳,等.手术室护士专科化轮转培训管理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84-85.
[10]汪小敏.护士长管理技巧[S].最新医院手术室临床护理细节操作要点与护理安全管理及护士长工作必备手册,2009:71-73.
[11]蒋晓华,蔡王婷,李忻宇.医护合作培训对神经外科护士实践能力的影响[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4,36(3):118-120.
[12]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13]杨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运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3(1):9-11.
[14]潘丽芬,谭淑芳,梁安靖.应用医护合作培训方法提高骨科手术护士的践能力[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193-196.
[15]李卡,胡艳杰.医护一体模式下实施快速流程方案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41-144.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Nurse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 Shao-yun,YANG Chun-qin,LIN Jing-y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2):071-074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nurses’ practical ability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Training plan of medical cooperation training patter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had been made in the study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using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training.The level of the nurs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professional skills,the preparation of the surgical equipments and the doctors’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wo groups after respective trainings were compared.Resul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cellent rate of the theoretical test between twogroups(P>0.05),while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professional operational skill,preparation of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doctors’ satisfaction degre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As a recommended incumbency training,the medical cooperation training would b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nurs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he professional skills.It is also helpful for the intact rate of surgical equipments and the doctors’ satisfa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Key words】Medical nursing cooperation; Training; Nursing; Surgery of orthopedics
通信作者:陈少芸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2.021
收稿日期:(2015-12-16) (本文编辑: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