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怎么做,要问为什么做

2016-07-12 17:09:26马克·扎克伯格
党员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铅笔头扎克伯格

马克·扎克伯格

今天我想讨论改变世界的话题。很多人会问我是怎么创立企业的,或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但是,今天我想要讨论一个不一样的问题:不是“怎么去创立”,而是“为什么创立”,这是使命的本质。

今天我想说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相信你的使命”。

2004年,我之所以创立Facebook,是因为我觉得能在网上和人联结起来是非常重要的。

那时候,互联网上有很多网站,你可以找到差不多所有的东西,如新闻、音乐、书、电影、日用商品……可是没有哪种服务能帮我们找到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人。

人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跟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联系。当我们分享和联系时,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有更好的关系。我们的企业会变得更强大,是因为可以和客户有更好的沟通。社会会变得更强大,是因为我们知道得更多了。

当我创立Facebook的时候,不是要创立一个公司,而是想要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把人们联结在一起。

当你有使命时,它会让你更专注。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用心”。

如果你有了使命时,你不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往前走吧!你只需要更加用心。

当我们推出了Facebook第一版的时候,我记得我们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的产品联结了学生。当时,我们想,总有一天有人会创造联结世界的产品。

有趣的是,我没想到我会创造这个联结世界的产品,我只是一个大学生。我觉得一个大公司,像微软公司或谷歌公司会开发这个产品,他们有好几千名工程师和上亿的用户,他们应该开发国际社交网络。

但是,他们为什么没做?

我常常想这个问题。我们只是大学生,我们没有计划,也没有资源。我们是怎么创造出世界上最大的、有15亿人以上的互联网社区的?

我觉得我们只是更加用心去想、去做。

开始的时候,有人说:“Facebook只是给学生们用的,所以它永远不重要。”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把Facebook开放给所有的人用。

后来,又有人说:“好,现在别人也用Facebook了,但是他们很快就不会再用它了。”

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

人们一直在用,因为人跟人的联结是很重要的。

然后有人说:“可能它在美国有用,但它不会在其他国家有用。”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下去,并且延伸到了世界其他国家。

又有人说:“社交媒体永远不会赚钱。”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建立了强大的业务体系。

然后又有人说:“人们不会在手机上使用Facebook。”可是我们还是继续做,现在我们成立了以移动业务为中心的公司。

我们坚持继续做是因为我们用心。

我们只是更用心了一点。我们一直在努力。

不要因为要改变就放弃。我觉得中国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直努力,你就会改变世界。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向前看”。

我很喜欢马云说过的一句话:“和15年前比,我们很大;但和15年后比,我们还是个婴儿。”

10年前,我们的目标是联结10亿人。因为以前没有互联网企业做过,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

当我们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开始意识到10亿只是一个数字,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联结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这就难多了。

世界上差不多有2/3的人没有使用互联网。如果要把他们联结起来,我们就必须扩大整个互联网的覆盖范围。

要做到这个,我们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超过10亿人没有钱使用互联网,所以我们需要让互联网更便宜;大约20亿人没有用过电脑或互联网,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新的方案,帮助他们联结起来。

三年前,我们成立Internet.org(主要使命是为没有联网的人们提供互联网服务——编者注),去扩大互联网。我跟董事会说:“我觉得我们要花10亿多美元。”他们问我:“这个东西怎么赚钱?”我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联结人是我们的使命,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向前看。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整个计划,但是如果我们帮助更多的人,未来我们也会受益。”

这就是向前看的意思。每走一步,你就可以做新的东西。以前你觉得不可能,现在就有可能。

历史上,中国人一直在坚持创新。中国给了世界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学习对于创新来说最重要。几年前,我的妻子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学习。她选择北京,是因为她想向中国最好的老师学习。

我的中文很糟糕,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学习中文。

如果你多学习,会在生活里创新,也会在企业里创新,你就什么都可以做。

在你开始做之前,不要只问自己怎么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

你应该相信你的使命,非常用心,不要放弃,一直向前看。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联结世界。

(本文整理自扎克伯格2015年10月24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演讲)

(摘自新华网)

猜你喜欢
铅笔头扎克伯格
我的爸爸叫焦尼
铅笔头的启示
铅笔头的启示
少儿科技(2021年10期)2021-01-20 23:19:26
冬天的画稿
“我”来了
环球时报(2018-11-28)2018-11-28 10:25:48
快乐的铅笔头
扎克伯格写给初生女儿的信
浅谈扎克里(Zachery)绿松石的鉴定特征
吉林地质(2014年4期)2014-03-11 16:48:18
该怎样向扎克伯格学习——读《像扎克伯格一样思考》
法人(2014年5期)2014-02-27 10:45:04
农妇黄二云和一个铅笔头
扬子江(2009年5期)2009-12-30 06: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