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芳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小学
新课改绝非摒弃传统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林秀芳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小学
摘要: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传承文化,提高学生素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新世纪初,国家实行了新课改政策,其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然而近些年,有人提出新课改政策的出台摒弃了传统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思考
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传承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新世纪初,国家实行基础教育改革。此次新课改,实现了课程由学科及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综合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是前几次课改所无法比拟的。实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异常活跃,许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各类优质课层出不穷,仿佛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的活力。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切教学工作均是围绕考试要求而展开,致使很多学生越来越害怕学习语文。有人认为,这是实行语文新课改的弊端所在。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旨在研究新课改对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是人们学习、传播母语的媒介,也是国人立身之根本。传统的语文教学虽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根,但在应试教育导引下不仅没有注重其基础性,反而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致使语文学科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当然也就得到不学生的首肯与重视。
为此,国家提出了新课改制度,希望学生能从根本上转变对语文学科的看法与态度,语文教师则可借助语言文字自身所具有的魅力,引导学生重视并喜欢语文,让其意识到学好语文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语文教学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拥有扎实的知识和巧妙的授课方式,以得到学生的信任。只有得到学生的信任,并与之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唯有这样,语文才可能成为最灵活、最有趣、最具吸引力的学科。
当然,语文新课改教学是建立在“传统”教学至上的,两者之间并无“有我无你”的说法。从功能来看,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本、强调知识与技能,而新课改则是以人为本、强调语文素养。从性质来说,传统教学强调工具性,而新课标则强调工具与人文二者之间的统一。换言之,“新课改”是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新课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其目的在于顺应“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而在教学目标方面,笔者认为新课改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有三条意义:
(一)既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了传统教学“一言堂”之局面,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要把自身的主导地位抛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度”,不能一味求新求奇而忽略以文为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形式“传授”与“探究”之间的关系。总之,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掌握,随机应变。
(二)重视是知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就应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并且应特别注意语文知识的运用,使得学生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能力。换言之,新课改以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及提高素质为主要任务。
(三)重视立足课本要求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让其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利用此种方法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把课外知识引入课程学习中,适当地增添一些课外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教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将富于时代特征的理念注入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习新课标的精神,而且还要正视学情、实事求是,一切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避免“假、大、空”现象的发生,将新课改之精神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当然,从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还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大进步的空间。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巧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营造一个积极而活跃的教学情境,深入了解他们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并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此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地进行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真正“活”起来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才能发挥得更好。
(二)稳定而科学地开展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是渐进的,其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为此,教师教学要以传统为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以逐步形成教学新思维、新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学习引入主动学习的境界中,进而不断提高小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语文教学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挖掘学生潜在的长处并及时予以鼓励。换句话说,学生对语文学习信心的提升才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在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下,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易改变。
(三)把艺术带入语文课堂,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眼中,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若是把艺术带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美术、音乐、影视的兴趣要比学语文课本的兴趣浓厚得多。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美术,不但能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传统教学为根基,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创新而提出的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既不是“回归传统教育、坚守传统教育”,也不是“全盘否定,另立炉灶。”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形式和内容之间的问题,防止片面追求,在继承语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课改教学活动,便可真正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德明.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根[J].天津教育报.2011(2):1-2
[2]张小颖.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知报.20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