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习场走出的急先锋 投入战场的I号坦克

2016-07-11 19:52:32木叶君山
现代兵器 2016年7期
关键词:德军坦克西班牙

木叶君山

I号坦克是为训练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按照最初明确的开发定位,这种轻型坦克是德军在得到真正的作战坦克之前的过渡时期里、让自己的装甲兵做好技术储备的训练手段。然而,由于德军新型坦克设计和生产的进度远远落后于预期,I号坦克不仅参加了二战前期的诸多战役,而且因为数量众多而俨然以一副主力装备的姿态出现。这让这种训练坦克多了作战的“履历”,同时亦表明,德国人为发动一场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所作的准备,远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完备。

“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交战国的大量军事装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但是,一战的惨痛教训是挥之不去的,各国军队都开始研究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突破由堑壕-机枪-火炮共同构成的封锁线。不同的军事理论家倒是给出了相同的答案,那就是打一场由坦克和飞机担纲主力的机械化战争,而这两种武器的威力也已经在一战中就已经露出了曙光。

不过,大多数国家的探讨仅仅停留于“纸面”,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应该用坦克突破敌阵。是的,可是讨论也就到此为止了。更不用说,许多占据高层的守旧派还认定战场依旧属于“士兵和马匹”。在坦克发明之国同时也是保守国家的英国,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像F.C.富勒这样的“激进派”的观点没有市场了。富勒的构想完全超越他所处的时代,他甚至呼吁废除步兵,把整支军队都变为坦克部队,对此他这样写道:“一名步兵在未来的战争中将是看热闹的旁观者。”

与英法等战胜国不同,德国人痛定思痛,开始反思在之前的年月里赖以成功的军事传统。德军认定自己本可以在1914年9月取得一次大战的胜利,假如没有在马恩河会战中打输的话。而德军之所以在这场会战中失败,乃是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糟糕运气和拙劣的战场指挥。而在其中,最为关键的失败原因乃是作战部队没能实施高度机动化的“运动战”。有鉴于此,德军在一战结束后就开始努力寻找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办法,以求在下一次战争中更快更狠地打击敌人,而坦克便成为实现这种快速突破、避免类似一战僵局的最佳选择。

德国人并不像富勒那样持过于激进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战争的本质并未改变,步兵在战场上的主力地位也不会发生动摇。这种德意志式的辩证态度让德军能够清楚地看到坦克的优点,也不会忽略坦克固有的弱点。比如,坦克的特性是攻重于守,它不能独自占领阵地,在没有压制敌方炮火的情况下容易被摧毁;坦克能够、但也只能够在与其他兵种的密切协同下发挥重大作用,也就是“坦克突破、步兵占领、炮火压制”。

德国人在两次大战期间的一系列演练和演习都是基于上述战术定位展开的。在德国摩托化部队总监奥斯瓦尔德·吕茨将军和其参谋长海因茨·古德里安中校的主导下,德军最早在1931—1932年的于特堡和格拉芬沃等地的训练场上就开始大量使用“坦克”。当然,那是在卡车上张挂硬纸板而成的“假坦克”。

在德军于理论和模拟战术方面进行着丰富的验证时,希特勒在1933年1月掌权,继而在1935年5月正式宣布打开德国重整军备这个“潘多拉之盒”。先期目标是打造一支拥有36个师的陆军,在诸多为军力提升而打造的新装备中,坦克自然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1935年10月,德军组建了第一个装甲师即第1装甲师,由骑兵将军马克西米利安·冯·魏克斯担任师长。接着第2和第3装甲师相继编组,前者由一直致力于装甲战研究的古德里安出任师长。每个装甲师的核心实力是1个装甲旅加上1个摩托化步兵旅,装甲旅下辖4个营,每营有128辆坦克,再加上配属的指挥坦克,每个装甲师有561辆坦克之多。

作为一名在一战的堑壕中吃够苦头的前下士,希特勒对坦克非常感兴趣。有一次,古德里安在一场集会上为这个独裁者展示新式德国军队的力量,在短短30分钟时间里,希特勒在观礼台上注视着下列分队依次通过自己面前:1个摩托车排、1个37毫米反坦克炮排、1个轻型装甲车排、1个重型装甲车排,队列最后是1个轻型坦克排。

当日出现的就是I号坦克,这种又轻又薄的轻型坦克当然无法和日后的“虎”式或“豹”式坦克相提并论。不过据古德里安记录,当时希特勒在他身边不断发出惊呼:“这是能派上用场的东西!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伊比利亚半岛的“雄蜂”

I号坦克果真很快就派上用场了——参加南下伊比利亚半岛的一场战争。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这迅速成为欧洲列强验证自己新武器和新战术的“演习场”。支持佛朗哥国民军一方的意大利人在8月就向西班牙派去了坦克,而站在共和军一方的苏联接着于10月把50辆T-26坦克送往西班牙。

而这时,和意大利持相同立场的德国也做出了反应:一支称作“兀鹰兵团”的“志愿者”部队已经在赶赴西班牙的路上,包括地面和空中作战单位。地面单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来自第3装甲师的“志愿者”所组成的坦克部队,他们由里特尔·冯·托马中校指挥,装备有41辆I号坦克(A型32辆、B型7辆,指挥坦克2辆)。

乘船抵达西班牙的I号坦克部队获得“雄蜂”的别称,所有坦克都去掉了德军的铁十字标识,代之以红黄双色的佛朗哥国民军的标志。而所有“志愿者”已全部(暂时)消除了在德军中的军籍并分配了西班牙语的假名,这一切遮人耳目的做法都是为了掩盖德国干预西班牙内战的事实。

猜你喜欢
德军坦克西班牙
第一辆现代坦克的“前世今生”
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 02:41:58
T-90 坦克
西班牙(三)
幼儿100(2020年32期)2020-12-02 06:15:38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3:18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百家讲坛(2017年16期)2017-11-07 10:06:41
满眼“怒”红西班牙奔牛节开跑
海外星云(2017年14期)2017-07-26 22:38:10
超级坦克大乱斗
用足数年功 佳景一朝成
西班牙国庆大阅兵
环球时报(2009-10-14)2009-10-14 20:50:41
坦克新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