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鸣
在MML能够发射的多型导弹中,除了洛·马公司正在研制的“微型直接杀伤导弹”(MHTK)和以色列拉斐尔公司“铁穹”防御系统的“塔米尔”拦截导弹,余下的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和AGM-114“长弓海尔法”空地导弹均为美军现役主力型号,性能也都居于世界前列。
FIM-92“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 该型导弹最初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波莫纳分公司研制生产,目前的主承包商为雷声公司。从1981年服役至今,FIM-92“毒刺”共发展出A、B、C、D、E等5个型号。其中,A型是“毒刺”的基本型号(见题图);B型采用了POST(被动光学导引技术)导引头,具备图像扫描红外/紫外双色探测和处理能力;C型增加了可再编程微处理器(RMP),具有随着红外干扰威胁变化而对导弹软件逻辑进行升级的能力;D型在C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了微型环形激光陀螺仪、升级了弹载计算机内存和软件,并用锂电池代替了铬酸钙电池;E型是D型的进一步发展型,后来下马。
目前,美国新生产的用于本国装备和出口的“毒刺”主要是C和D型,如去年奥巴马政府批准的对中国台湾军售中就包括254枚FIM-92C。而美国陆军自己装备的“毒刺”还有不少A型,正在计划将其翻新升级至C/D型。除了便携式发射具,美国陆军现役装备中使用“毒刺”导弹最多的就是AN/TWQ-1“复仇者”自行防空系统。该系统采用“悍马”底盘,配备有8枚待发“毒刺”导弹,另外携带有8枚待装填导弹,并装备了1挺用于自卫的M3P型12.7毫米机枪。
MML采用“毒刺”导弹后,可具备击落无人机和直升机的能力,但由于导弹本身威力较小(战斗部仅1千克),对付巡航导弹等空地制导武器的能力稍显不足。不过,凭借模块化发射装置的优势,MML可以采用1个发射箱内装备多枚“毒刺”导弹的形式,从而在待发弹药的数量上数倍于“复仇者”防空系统,进而取代后者目前在美国陆军装备体系中的地位。
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 该型导弹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近距格斗空空导弹,最初由休斯公司于1996年开始研制,仅过了1年便随着休斯防务系统分公司被雷声公司收购,而转入雷声公司旗下。雷声公司于2002年向美国空军交付首批AIM-9X导弹,目前已经广泛装备在美国空军、海军各型战机上,并出口到多个国家。
AIM-9X导弹采用128×128锑化铟凝视焦平面阵列红外成像导引头,以及气动力与推力矢量结合的控制方式,最大射程达17.7千米。该型导弹批量装备后,美军一直试图拓展其应用范围,在空对空型的基础上研制潜射对空型以及空对地型。因此,雷声公司也希望该型导弹能够获得陆军的青睐,作为防空导弹使用。此前,美国陆军装备过的使用AIM-9“响尾蛇”系列空空导弹的自行防空系统,就是1998年退役的MIM-72“小槲树”。AIM-9X与“小槲树”系统最初使用的AIM-9D相比,性能有了质的飞跃。不过,随着美军宣布不采购SLAMRAAM系统,雷声公司第一次尝试将AIM-9X推销给美国陆军的努力就此告终。如今,当美国陆军全力推进IFPC Inc 2-I计划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将AIM-9X集成在MML中。可以说,雷声公司所有的付出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回报。
AIM-9X作为防空导弹使用时不需要做大的改动,其配备的红外成像导引头用来跟踪低空飞行且雷达反射截面较小的巡航导弹时,可谓是得心应手。雷声公司当初对外宣传配备AIM-9X的SLAMRAAM系统时,就将其强大的反巡航导弹能力作为主要卖点之一。此外,在对付具有末端机动能力的巡航导弹时,AIM-9X采用的推力矢量技术也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虽然相比空对空条件下,AIM-9X在地对空发射时最大射程有所降低,但是也能够达到10千米以上。因此,当MML具备发射AIM-9X后,与“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配合使用,可以很好地承担起近程低空反巡航导弹、直升机和无人机的使命。
AGM-114L“长弓海尔法”空地导弹 该型导弹原本装备在AH-64D“长弓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上,用于打击各类坦克装甲车辆或坚固火力点等。美国陆军将其集成在MML上,主要意图是拓展后者的作战能力,不仅能够实现近程低空反导防空,还具备对地面目标的打击能力,以用于自卫。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AGM-114A“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开始装备美国陆军时,该型导弹的主承包商罗克韦尔公司就同时推出了车载发射的重型陆基海尔法导弹系统(GLH-H)。改为地面发射后,“海尔法”导弹不仅可以打击地面装甲目标和坚固工事,也具备攻击低空直升机以及水面小型舰艇的能力。不过,GLH-H并没有获得美国陆军的认可。虽然“海尔法”导弹在射程、威力、制导方式等方面都要优于“陶”式反坦克导弹,但是就地面发射条件而言,前者的尺寸和重量太大了,其多达8千米的最大射程在视距范围内也无法完全发挥出来。此外,“海尔法”导弹为裸弹发射,不同于其他地面发射反坦克导弹的筒式发射,对于后勤保障来说也有不利影响。
此次AGM-114L“长弓海尔法”导弹集成在MML上后,由裸弹发射改为箱式发射,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导弹在野战环境下的保障条件。此外,由于MML系统内配有AN/MPQ-64F1“哨兵”相控阵雷达,采用毫米波主动雷达导引头的“长弓海尔法”导弹有可能由该雷达负责目标指示。在某些作战坏境下,“长弓海尔法”导弹这种既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对付低空慢速飞行目标的双重用途弹药有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微型直接杀伤导弹”(MHTK) 这是洛·马公司全新研制的一种专门用于C-RAM的小型近程拦截导弹,属于该公司“区域防护与生存能力拓展计划”(EAPS)的一部分。MHTK导弹长675毫米,直径40毫米,重2.26千克。无论是外形尺寸还是重量,MHTK都是MML发射的各型拦截弹药中最小的一种。该型导弹的设计着眼点就在于小型化、低成本,洛·马公司曾经表示其成本有望低于1.6万美元。这样一来,一方面MML的单个发射箱内可以装备4枚MHTK,对付多目标的能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低成本也使得美国陆军能够承担得起弹药消耗。
MHTK目前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由AN/MPQ-64“哨兵”相控阵雷达提供目标指示。美国陆军正在考虑为该导弹配备主动雷达导引头,以便进一步提高自主作战能力和杀伤精度,对目标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MHTK的杀伤方式也很特别,其战斗部没有任何装药,而是依靠尖锐的头部锥体以动能碰撞的形式摧毁来袭目标。也正因为如此,该导弹的全重才不到3千克,从而保证其拥有较大的射程。洛·马公司没有透露MHTK射程的具体数据,但是据称比现有的拦截弹都要远。
“塔米尔”拦截导弹 “塔米尔”是目前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C-RAM拦截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由“铁穹”防御系统内的EL/M-2084有源相控阵多任务雷达提供目标指示。该导弹采用碰炸和近炸两种杀伤方式,可以确保对目标拥有较高的杀伤概率。该导弹长3000毫米,直径150毫米,全重90千克,最大射程15千米,可以拦截飞行速度300米/秒以内的迫击炮弹、火箭弹和大口径榴弹。
自2011年投入实战以来,以色列方面声称“塔米尔”拦截导弹的命中率达到了90%。考虑到“铁穹”防御系统所面对的迫击炮弹、火箭弹和大口径榴弹等目标飞行速度快、雷达及红外特征小等特点,“塔米尔”拦截导弹能够实现如此之高的命中率,确实值得称道。目前唯一阻碍“塔米尔”拦截导弹大批量装备的因素就是价格,1枚该型导弹的价格为4万美元,而哈马斯发射的各种简易火箭弹最多不超过500美元。对于以色列军方来说,即便是把本国公民和军人的生命看的高于一切,但是差距如此之大的耗费比,如果长期持续下去恐怕也是吃不消的。美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提出一定要研制低成本可承受的C-RAM拦截导弹。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一直试图将“塔米尔”拦截导弹推销给美国陆军,由于该型导弹主要是雷声公司设计研发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等于是“出口转内销”。不过,拉斐尔公司却遭遇了老东家雷声公司的阻击,后者正在研发“加速改进拦截弹”(AI3),用于美国陆军C-RAM拦截导弹的竞标。AI3导弹采用AIM-9M“响尾蛇”空空导弹的弹体,换装半主动雷达导引头,总体性能与“塔米尔”相当。目前,美国陆军还没有最终选定哪一种C-RAM拦截导弹,MHTK、“塔米尔”和AI3都有希望,鹿死谁手尚需拭目以待。
(编辑/笔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