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
摘 要:从小学三年级这个写作起步年级段,只要教师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兴趣,用适合学生实际的作文教学方法多角度指导学生多说、多写,学生便会爱上作文,并写好作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中年级;积极性;多角度
笔者从事小学中年级阶段语文作文教学15年,发现孩子们都是写作的“天才”,因部分老师“死板”的作文教学方法,把“天才”的孩子们变成不喜欢作文的孩子,更不愿意写作文。从三年级开始,笔者开始了一系列的作文训练指导,逐渐让学生爱上了作文,并写好作文。具体如下:
一、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兴趣,使其信心倍增
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写作,用心观察和挖掘,孩子们的材料积累的就多了,亮点也有了,写作积极性也提高。对于培养兴趣,可借助于孩子们身边日常发生的事和物,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思考和挖掘。例如,教室的窗台上有一盆仙人掌和月季花,可以让学生观察、思考、挖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这些都是学生喜欢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挖掘兴趣,又乐意写。
二、教师多角度指导学生多说、多写
1.先听后说。让学生听故事、看视频,能用自己的话大概复述故事;引导孩子们能简要地讲述自己听到感兴趣的人和事。2.先说后写。说是基础,写是说的延续。笔者把课本中的口语交际,都让学生先说出来再写出来。还组织班级开展“读书小赛”“演讲小赛”等说的活动,然后启发孩子把所讲的故事、新闻都写下来。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3.先游戏后写。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学校也经常组织类似的游戏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写话的材料。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做的游戏或者活动的经过及感受写下来。他们参与了又熟悉又有兴趣。孩子们就乐写,而且还有可能写好。4.先学课文后写。课本中大多数课文是学生喜欢的故事、童话、诗歌等。学生对课文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容易产生共鸣。第一,对课文进行续写。对于结尾没有清晰结局的课文,教师可进行适当地引导,并安排了相应的续写。第二,对课文进行仿写。在课文教学中可适当让学生去仿写课文,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巩固,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助写的共赢的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第三,可以对课文进行改写。改写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说它是课文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如,在理解诗的意思之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一篇文章。
三、多类型的作文指导课,促进学生作文的进步
教师对作文教学指导思路更明晰了,可以把作文教学分为:指导课、评讲课、修改课、欣赏和交流课四种课型。指导课关键在激发写作兴趣,明晰思路,指导写作方法;评讲和修改课关键在指引导学生两两评改;欣赏课和交流课关键在树立榜样增强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果实。从课内到课外,走进自然,融进生活,经常性地进行即时说话和写说话训练,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编辑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