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庆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在全国范围之内教育部门都积极地进行着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使得整体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極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整体教育教学环境的水平和教学效率。而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本身的学习素质和个人情感习惯,因此常常出现两极分化的教学情况。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情感,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缩小和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从而大大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减少两极分化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为了减少班级中的两极分化现象,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都能够得以平衡化。
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要包括学生本身对小学数学的兴趣和学生本身的学习素质两方面。前者主要依赖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制定的各类教学计划对小学学生的吸引,达到让小学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进而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后者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理解层面,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素质开展不同的小学数学教育。
二、实施分层教学减少两极分化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当中两极分化现象已经逐渐出现,小学教师想要缩小两者之间的距离就需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开展分层教学,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开展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小学数学教育。对小学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制定较高的学习目标,着力于培养这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水平一般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更多地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而对水平较低的学生要进行充分的引导和鼓励,帮助这类学生掌握基础的小学数学知识,打好数学基础,才能在后续的数学知识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教师还能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通过分析每个学生素质的不同,将各个不同的学生分配在一个小组当中进行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小组学生素质的不同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问题,让合作小组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问题来寻找答案。学生在其中要通过互相帮助的方式解决自己的学习问题,达到了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学习效果。小学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并且在合作小组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特长和优点,学生之间的距离自然而然也就被拉进了,两极分化现象也得到了解决。
编辑 姚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