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
摘 要: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而言,小学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育人,这正是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所以,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把握好情感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学;小学数学;实施策略
教学活动并不仅仅是告诉学生知识点,它还包括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知识与情感是必须同时注意到的两个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过分重视理性,忽视了情感的意义。但是正是这种情感才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够重视情感价值
很多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仅仅站在认知的角度进行讲解,并没有注意到学习本身的趣味以及情感。课堂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2.教师忽略了数学背后的文化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用心的小设计,比如数学天地等,这些部分很有趣却又很少引起教师的兴趣。大部分的教师仅仅重视对教学内容的讲解,并没有对其背后的文化进行讲解。但是数学文化才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意义重大。
二、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创设教学情境”,实际上就是教师主动进行情感环境的设置,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关心的问题,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使他们进入学习情境中主动探索和学习。比如在讲解“分与合”这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中秋节分月饼为例,请学生帮助自己将3个月饼分给6个小伙伴。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明显的提高。利用问题能够使孩子主动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学习的机会,这将为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奠定更为扎实的基础。
2.发挥数学魅力,增强学科吸引力
数学学科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这种魅力发挥出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讲解“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拼图,让他们自己动手用事先准备的七巧板来自己拼出好看的图案。教師可以安排学生将这些图案展现出来,并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漂亮图形,比如水杯、太阳等等。利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将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动手的过程中,他们也将变得更加专注,更有学习效率。这对于提高学习成绩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3.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能够引起学生情绪以及意志力变化的教学方法,它需要满足学生的某种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与效率。所以,教学时应该利用合适的方法,利用教师自己的情感融入帮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乐趣,使他们更好地获得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通过语言以及感受等促使学生体验其中的内容。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利用语言的力量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师应该尽可能幽默,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主动进行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知识与情感是必须同时注意到的两个问题。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过分重视理性,忽视了情感的意义。但是正是这种情感才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只有帮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使他们在课堂上收获到知识以及美好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刘志芬.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8):369.
辑 姚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