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堂B

2016-07-04 14:09:26王振敏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西湖美的多媒体

王振敏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可见,构建以审美为核心的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结合基本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如何学会用美的眼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加以阐述,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借助想象进行审美教育

俗话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想象,无边无际、不受任何约束的畅想。所以,素质教育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感受美,感受音乐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爱星满天》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境,也为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歌词”;然后引导学生边唱边想,感受歌曲中的满天繁星,感受蓝天、白云、风筝、月儿、星星、彩虹等等,并随着教材中的插图展开想象,闭上眼睛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事物;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学唱,组织学生用“柔美、和谐”的声音感受文本中的爱,进而使学生在情境美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借助多媒体进行审美教育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其集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本等为一体的特点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和认同,并被应用到了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之中,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一句一句地教,学生一句一句地学的模式,要给课堂注入生机,进而使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获得审美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西湖春晓》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和艺术的魅力,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授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西湖的图片,比如:有小船漂浮在西湖上的图;有西湖边的垂柳圖;有雨后初晴的西湖图等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西湖,用心感受西湖的美,同时引导学生随着歌声轻轻晃动身体,好似西湖柳枝在飘动,进而在学唱中感受西湖的美。

当然,除了上述的两个方面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将音乐和美术、音乐和舞蹈的结合等来感受音乐中的意境美,感受音乐的价值等等。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直观地将音乐中的美表达给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领会音乐存在的真谛。

参考文献:

徐云芳.如何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美”的体验[J].新课程学习,2015(5).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西湖美的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中国(韩文)(2020年6期)2020-11-18 12:02:59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40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2
当西湖遇上雪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