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研究B

2016-07-04 17:38:41冉红霞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冉红霞

摘 要:科学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成为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条件;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评价学生的标准已经多元化,社会上开始用是否具有创新意识、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等标准来评价学生。在此背景下,导致很多教师开始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即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创新条件

发现问题是人思维的源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问题。只有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才能表明学生一直在探索新鲜事物,并且在思考事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新条件,鼓励学生边思考边提问,以此引导学生自主性思维能力的发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好奇心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努力保护好每位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慢慢产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问题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还有学生发现了问题,才会去思考这一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热胀冷缩”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提问时间,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提出相关的问题。此时有的学生会提问:当我们将手中的气球放开之后,当气球升到一定的高度,它会爆炸吗?有的学生会提问:为什么夏天给自行车打气不能打得太足呢?当每位學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教学中的内容,从中来寻找他们所提问题的答案。通过让学生多提问,学生的整个思维被教师调动起来了,他们的求知欲也被教师激发出来了。

二、将科学探究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与形象这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形象是思维产生的基础。鉴于此,教师要将科学探究与实践相结合,保证信息能够从手中传递到大脑,然后再从大脑反馈到手上,这种方法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科学有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动手,因此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些活动,将这些活动的作用发挥出来。比如:当老师要讲解“做一辆纸车”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纸张、剪刀等工具。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想制作的纸车先画在纸上,然后按照纸上的样子来亲自制作纸车。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为小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 白文娟

猜你喜欢
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39:21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也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
高中生物教学时如何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46:51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31:20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58:15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4:12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