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凤娟
摘 要:通過平时对低年级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小学低段的学生都喜欢看绘本,于是尝试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适时加入绘本教学模式,让绘画和绘本相结合,更加激发小学生的绘画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运用适当的创作手法表现与他们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思想、情感及价值观。
关键词:美术;绘本;绘画
绘本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快乐画”巧妙地使用故事方式引入,让他们感悟美术、热爱美术,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使其愿说愿画,乐说乐画。
一、首先教会学生临摹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最初学画画,都是从简单的临摹开始,因为我认为临摹绘本是学习绘画技巧的重要手段,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为了让绘本教学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事先铺垫:这个绘本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猜猜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画家会用哪些颜色;用什么材料上色等。在讲述过程中,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自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纷纷感受到画面的色彩和纹理,等到他们临摹时,学生已经能基本掌握画面的绘画特色了。
二、为绘本的“留白”补画
绘本图画中“留白”,就是说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学生走进故事情境,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充内容,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
三、自主创作
绘本一般篇幅都比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我启发二年级的学生寻找书中的亮点,就是小蓝与小黄重叠融合成了绿色,这和相伴二年级美术教材上的《三个好伙伴》相吻合,红、黄、蓝三原色会调出其他颜色。学生纷纷赞叹三原色是小魔术师,真神奇!随后在作业中我启发学生: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出现了小绿,你还能让谁抱在一起呢?学生马上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黄黄和红红、红红和蓝蓝。接下来学生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的作品。
自从开展让“绘画与绘本牵手”活动以来,学生领略到了世界各国的知名插画家们的作品,他们的情感受到熏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美术素养。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