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渗透

2016-07-04 04:17:50徐海燕褚爱娣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徐海燕 褚爱娣

摘 要: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精神、情操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认识到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特点的同时,有策略、有方式地实现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爱国主义;生态环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精神、情操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在认识到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特点的同时,有策略、有方式地实现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是我国新形势下道德教育永恒的主题之一,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渗透。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教材文本中的新字、词、短语之外,更应恰当渲染本篇课文的主旨情感,即:小英雄王二小不畏强敌,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的伟大革命精神。此外,更要给学生讲明: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有志之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

如此,学生就能以王二小为榜样,坚定他们热爱祖国的信心。而这正是这篇课文要想实现的道德情感教育目标。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一大热点话题。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时,教师除了讲解教材文本之外,更要尽可能列举一些与此主题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此,学生便能深刻地感受到了解与尊重自然规律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生活中真正形成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生态价值观念。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诚实价值观教育

诚实是一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品质,对于其未来日后的长期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在《中彩那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假设:你帮助他人代买彩票,结果代买的彩票中了很大一笔钱。面对高额的奖金,你会如何做?接下来,便进行文章内容的详细讲解,特别是对父亲矛盾心理的分析与讲解。如此,通过分析与对比,学生便很容易体会到父亲诚实、正直的崇高品质,从而将诚实价值观教育落实到了实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将道德素质教育同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如此,方能将新课标所要求的道德渗透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王颖慧,王有军,陈明霞.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爱国主义小学语文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40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3期)2016-10-20 15:32:16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9:59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