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秋月
专题·首都特色【建工】
绽放在工地上的梅花
——记北京建工三建宁波绿地中心项目部总工程师袁梅
□通讯员孙秋月
北京建工三建宁波绿地中心项目部的总工程师袁梅,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主持了20余项近120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荣获“北京市女职工创新之星”、“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国家优质工程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
2013年秋天,结束了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工程的阶段性施工,袁梅回到北京,忙里偷闲的把耽搁了半年多的背部手术做了。手术后的第二天,躺在病床上的她接到了公司领导的电话,派她到即将开工的宁波绿地中心项目担任总工职务。说实在的,这种“沙场点兵”的情况,袁梅习以为常并不陌生,但这次情况的确有些特殊。刚刚从哈尔滨回到北京,却突然要奔赴到千里之外的南方;刚刚做完手术,本该好生休养,却要再上“战场”,这一切来的还是有些突然。但天生不服输的她立即向领导表示:“只要医生同意,后天就能到宁波。”就这样,袁梅在手术后的第三天,在与家人短短的团聚后,便登上了飞往宁波的飞机。
宁波绿地中心工程建筑高度最高为240米,是城市新地标综合体工程,基坑最深达-23.5米,在沿海城市宁波实属罕见。宁波土质是南方软土地基的典型代表,超大深基坑工程施工就像是在“豆腐堆上盖高楼”,难度可想而知。
240米的超高层对于袁梅来说也是个新的挑战,她带领技术团队前往天津、长沙等类似工程淘宝取经,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制定了施工方案。到达宁波的第三天,面对业主、设计以及资深顾问团队参加的设计交底会,袁梅已能自如地进行技术交流了,一周后进行的包括降水、挖土、内支撑施工等内容的深基坑施工方案专项论证得以顺利通过,宁波市土木协会和宁波市地铁保护指挥部的专家对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标志着该项目在软土地质条件下施工迈出了第一步。
基于南方软土地质深基坑施工的工艺和北方施工工艺间的差别,袁梅多次到上海参观学习,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化整为零、分区施工”的基坑施工方法,将41000平方米的基坑划分为10个小基坑,每个小基坑陆续施工。截至到目前,项目部成功对6个基坑进行了施工,保证了周边地铁和既有建筑的沉降变形影响降至仅有5毫米,赢得了宁波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宁波土木协会以及浙江华展监测公司等监管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为下一步工程创优、创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宁波建筑市场打开了局面。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袁梅以女人特有的精细带领技术系统的同事开拓思路,结合工程实际积极创新、创效。其中“工程桩、地下连续墙注浆管两管合一”、“地连墙增加三轴水泥搅拌槽壁加固”、“使用废旧材料做溜槽进行大体积底板砼浇筑”等三大创效措施为企业增效200多万元,被建工集团评为“优秀合理化建议”。在软土地施工基的探索上,2015年项目部为北京建工集团获得了“手执水位计”、“地下连续墙钢筋内力测试套件”2项实用新型专利,积累了经验。为传播经验,分享成功,袁梅和她的技术团队多次接待建工集团兄弟单位的观摩参观,结合工程实例将几年来在当地的施工方法、施工经验以及教训与业内同行沟通交流。
建筑施工是一项艰苦的职业,作为一名女性,远比男性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克服了更多的困难,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尽管如此,袁梅依然充满激情的热爱着这个职业。她说: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如果你把不能变成了能,就是你的最大的能耐。这就是胜利永远属于袁梅的“独门秘笈”。
特约栏目主持戴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