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卷、合”家园共育新思路

2016-06-22 19:36:01朱莎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佩佩养鸡小鸡

朱莎

案例1:反常的佩佩

幼儿园带中班的时候,有一天早上,佩佩伤心地跟着妈妈后面进入教室,情绪糟糕,嘴里直喊:“妈妈坏,妈妈坏”。佩佩妈找到我说:“老师,今天我们路过农贸市场,佩佩看见市场上有很多小鸡,缠着我一定要给她买几只,养小鸡太麻烦了,又有臭味。我当然不同意,她就一直哭闹到这里,您说怎么办?”家长面露难色,用求救的眼神看着我,希望我能说服孩子不要买小鸡。

佩佩平时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虽然个性稍显内向却很懂道理。今天如此反常,肯定有什么原因。于是我蹲下身子,双手拉住佩佩的手,双眼温柔地望着她问:“佩佩为什么坚持要买小鸡呢?”“......”面对我的提问佩佩答不上来。“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很可怜,想把它们带回家自己精心照顾?”佩佩一听我如此理解他,急忙点头。“但养鸡是需要你一直去无微不至地照顾,不能像‘小猫钓鱼故事里的小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辛苦的哦!你能做好吗?”“我…会做好的。”佩佩小声地回答到。“那说话算话,我们拉勾。”佩佩破涕为笑。

于是,我转向家长轻声说道:“佩佩妈,您还是给孩子买几只小鸡吧。佩佩说她能养好的!”家长有些为难,但见我这么说还是答应了,佩妈带着一脸不理解离开了教室。晚上,我主动打电话与佩佩家长沟通,告知她我非常理解她不愿养小鸡的心情。因为一是养鸡影响环境,二是担心佩佩不能坚持下去。但既然佩佩向我们承诺“她会做好的”,我们就要信任她,给她一次机会。生活既教育,也许从养小鸡的过程中,佩佩学习的东西会更多,比如培养她的观察力、专注力、责任心、坚持力和对死亡的理解等等。接着,我又给家长提建议,建议她与孩子共同找寻资料,让孩子了解养鸡的基本知识。还可陪同孩子多到野外去找虫、找食物培养孩子养鸡兴趣。最后我还建议她在饲养小鸡过程中,多做些过程记录,到时请佩佩在班上与小朋友分享。我的一番话,令佩妈释然,更令她明白了教育的意义。

自我对话一:

家长需要老师的“引”

引,即引导,此处指教师对家长关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引领。陈鹤琴说过:“幼稚园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常以成人的标准来判断孩子的行为过程,武断地拒绝孩子的合理要求,挫伤孩子的意志品质。佩佩的承诺“我会做好的”是一种即将发生的胜任力,即能够被有效观测的,使佩佩出色完成养鸡卓越的行为表现以及内在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养鸡的知识、技能等外显性的特征,而佩佩的这些特征是某一胜任力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达到预设目标,教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引导,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途径之一。

案例2:佩佩的尝试

佩佩饲养小鸡半个月以后,我在班级设计了一个“我家的小乖乖”主题活动。请小朋友讲讲自己喂养小动物的经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讲述自己喂养小狗、小乌龟、小鸟等的经历。

由于佩佩在以往活动中基本就是一个听众,今天的活动她照例没有说。于是,我把佩佩拉到孩子们坐的圆圈中间,开始和佩佩对话:“佩佩,我知道你养了几只可爱的小鸡,现在怎么样了?”佩佩眼睛一下亮了,“我的小鸡很乖,它们每天吃很多食物。它们爱吃蔬菜,吃饭粒,特别爱吃蚯蚓,蚯蚓是周末我和爸爸到农村去寻找的。它们看见蚯蚓时,一个个追逐着,抢着吃。”佩佩出乎意料地讲了很多话。

下午放学,我又一次与佩佩的家长面对面的沟通。“今天佩佩在班级活动中大胆地讲述了很多养鸡的经历,语言很丰富,说到‘特别爱吃‘追逐等词语。”“真的吗?”佩佩家长露出高兴的神情。“这个是与你们家庭活动分不开的!”“孩子爸爸也参与了养鸡活动,周末经常陪孩子到农村去认识植物,找蚯蚓。孩子每天早上坚持按时起床,准备小鸡的食物,亲自喂养小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去看他养的小鸡,清理脏物。而且喜欢上了画画,下次我给您带几幅佩佩在家画的小鸡。”

自我对话二:

家园共育需要家长的“卷入”

卷入,指用心、用情投入到一个活动之中。此处是指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之中。成人创造的情感气氛影响着儿童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及主动参与,协同教育,双方形成合力,方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女性教师较多,而家庭中孩子妈妈或祖辈家长养育孩子的时间比例较大,家庭教育需要男性气质的互补,孩子爸爸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会使孩子玩得开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力量和耐力、平衡、灵活和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孩子身体会健康,情绪会愉悦、适应环境会增强。家长的卷入是培养幼儿的勇敢、探究、观察、尝试和接受挑战的优秀品质途径之一。

案例3:佩佩变了

一个半月以后,我把佩佩的养鸡日记做成主题墙,带领班上孩子参观主题墙。看见小鸡的生长历程,看见佩佩和小鸡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欣喜地发现佩佩变了,变得开朗大方了,只要她见小朋友关注她的照片,就滔滔不绝地讲自己养鸡的小故事。随即,我召开了家长会,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各类家庭亲子活动,也学着记录。家长们纷纷主动交来图片和小故事。班级的主题墙内容由饲养小动物——我在家里的一天——我是旅行家等逐渐增多。通过主题墙展示活动,参与的孩子越来越多,特别是祖辈家长空闲时间较多,更是认真地把孩子在家中的有趣行为采取多种形式记录下来。在成人眼里,孩子有了那么多的优点,有了那么多的好品质,抱怨孩子调皮捣蛋的家长少了,抱怨在幼儿园没有学到知识的家长也少了。

自我对话三:

家园共育还需要两者的“合”

两者,指教师和家长。合是指合力,此处指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幼儿。我班孩子家长文化层次不一,加上祖辈家长多,他们始终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多识字,多做算术题,孩子才聪明。《指南》指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随着家园共育的方式越来越多,使许多家长深深感受到通过游戏活动能培养孩子的敢于尝试、勇于探究、大胆想象创造等优良品质,尊重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养成认真专注完成任务的好习惯。幼儿园有计划、有主题地搭建平台,组织家长研讨等活动,交流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在观念上由不理解幼儿园工作逐渐转变为理解,育儿理念和育儿方式也变得更加科学。

(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佩佩养鸡小鸡
不一样的“说谎”行为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闪电小鸡
小鸡想飞
摄影与摄像(2020年8期)2020-09-10 07:22:44
马蹄花香
意林原创版(2020年6期)2020-06-30 10:04:47
管好你的嘴
小鸡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