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运翔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灵活思维的重要学科。当前很多高中院校对于数学的教学采用的是“学案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探讨合作的平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随着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种模式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逐渐下降,那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正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案教学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44-02
“学案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学学案为依据,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式学习,围绕学生为中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它的这一要义是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的。高中数学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虽然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多益处,但是具体来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缺陷,课堂教学效率逐渐下降,作者就从“学案教学”课堂低效问题出发,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对策。
1.“学案教学”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
1.1课堂教学整体节奏的散漫
“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学案,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案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对问题进行讨论解决,但是,由于学生讨论的内容程度各不相同,而且学生的自制力也各有差异,对于具体的知识点讨论时间也难以准确确定,这就需要教师做好课堂的管理和控制,对学生的讨论状况进行整体把握和协调,但是,现在很多数学教学在这方面缺少相应的经验,导致简单知识浪费时间、中等知识缺少时间而重点知识没有结果的现象,课堂的整体节奏把握不准,尤其是时间的安排过于散漫和混乱,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1.2实施的深度不够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强调的是教学的本质化,要把教学的深度作为重点,不能过于形式化,但是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与之相反的状况。首先,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安排小组间进行知识竞赛,这样的话很多时候是小组内部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后代表整个小组进行比赛,这就会导致组内很多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其次,学生间的“教学”,高中数学中会有很多相对复杂的知识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题目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但是对于具体的数学思维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其中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没有充分挖掘,理解的深度还不是很够,只是简单的掌握解题过程,很容易遗忘,这对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提升也是会有阻碍的。
1.3过于依赖教案
高中数学采用“学案教学”的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学案来明确本节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对整节课堂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但是,很多教师过于依赖教案,在课堂上按照教案的程序进行讲解,以教案的已有内容为主,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数学问题过于复杂的话,教师还会因为教学节奏的原因只是做形式上的讲解,如果是学案上没有的内容,教师甚至于不予提及,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课程学习兴趣逐渐下降,而且所掌握的知识点也十分零碎,没有形成一个体系,缺少深度。
2.对于“学案教学”课堂效率低下问题的改善对策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对于问题的解决往往会有自己的思维思路,在“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以教师的安排为主的,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合作,对存在的疑惑之处进行解决,但是对于上述存在的教学效率低下问题,还需要根据教学现状采取相应的完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发挥出“学案教学”的优势。
2.1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合理把握教学节奏
首先,数学教师要对本节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进行明确,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学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制定,对所讲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明确,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各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前的预测,必要时还要制定解决方案。例如在对二元二次方程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就要对二元二次方程的变形和各种解法掌握作为重点来讲,对其怎样配方和平移转化为圆形、椭圆形、双曲线以及抛物线进行明确,并对缺少xy的二元二次方程的转化条件和方法进行讲解,而后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排序进行有序化教学,必要时还可以将其进行适当变更,变更的依据要以学生实际学习接受能力为主。
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学生小组之间,对讨论的进展状况进行了解,对讨论的时间进行合理收放,如果学习任务完成就要压缩时间,如果正处于讨论的关键阶段,就可以适当的延长讨论时间,并且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辅助,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对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点掌握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尤其是学案中没有提及的教学重点,教师更要将其作为重点来讲。
2.2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合理选择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法开始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例如常见的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有重要作用的。对于教师来说,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学生可以全身心参与到课堂中,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清晰掌握,尽可能的避免采用个体间或者是小组间竞争式的教学模式,并且也不能以点带面的认为,只要小组整体讨论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就代表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要通过小组的问题解答状况,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细致的、清晰的讲解,此外,学生之间对于问题的讲解很多时候不能抓住知识的本质,缺少深层化,教师要对难点知识点进行多次反复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出不解之处,让学生发言,了解到学生对于问题的困惑之处,进而有目标的进行讲解。
2.3摆脱对学案的依赖,提倡自我探究
对于教师而言,“学案教学”模式可以为其带来很大的便利之处,但是这并不是教师可以完全依赖教案进行教学,学案只是充当一种参考作用,是一种预设,它与课堂教学实际进程还是会有一定差异的,如果一味的按照学案设置的流程进行教学,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数学教师要在对学案借鉴参考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探究和创新,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状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流程,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调控,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这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会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进而对知识点有深入掌握,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于师于生都是有利的。
3.总结: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提高。“学案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它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更为有序,但是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导致课堂效率低下,那么对此的解决就需要教师积极改变教学策略,正确运用学案,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魏霞.高中数学“学案教学”课堂低效现象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上旬,2015,(2):83-83.
[2]王世双.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低效教学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心事,2014,(13):113-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