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丁:“依法治校”的深耕者

2016-06-22 00:43:12莫尔佳
关爱明天 2016年6期
关键词:依法治校攀枝花市治校

本刊记者 莫尔佳



陈丁:“依法治校”的深耕者

本刊记者莫尔佳

陈丁,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校长,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校园媒体建设‘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2015年11月17日,陈丁成为“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陈丁(右一)陪同依法治省办一行调研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法律进学校”工作。

“建设法治中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陈丁在采访中如是说。

有着二十八年教育经验,做过三年德育主任、十三年副校长、六年校长的陈丁,在其学习和工作的历程里,始终有着强烈的“法治”情怀。在他看来,学校作为公民教育的主阵地,应义不容辞地挑起“法治中国”建设的重担。出任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长以来,他用了六年的时间,在该校植入耕耘他的“依法治校”理念。

普法教育的施行和推进“法律进学校”,给攀枝花市二中的各方面均带来了可喜变化。但去年11月,站在领奖台上的陈丁仍说:“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任重道远,而我们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也远没到位。”

谦逊的话语背后,蕴含着这位多年如一日坚持“依法治校”的校长,对法治教育建设的蓬勃激情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冀。

学生法治意识关乎成长之路

2010年,在陈丁被提拔为攀枝花市二中校长后,他领导该校德育处老师开展了《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课题研究。“那时候我觉得,除了抓好学校的全面工作,还必须要把学校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陈丁说。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和广西师大教育硕士,陈丁很早就察觉到抓好“法治”教育对学校的重大意义。在他看来,导入法治教育对一个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至关重要。不同于普通的耳提面命式的“学风”教育,法治教育能让学生真正懂得“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及做了后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另一方面,“浓厚的法治教育氛围,对我们学校的老师在遵纪守法、形成良好师德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据陈丁介绍,这几年来,攀枝花市二中的老师从未出现过体罚和变相体罚,有偿家教等违规违纪行为。——全校师生养成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及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氛围。“这也是许多家长愿意选择我们学校的重要原因。”陈丁说。

从管理学校的实际操作上,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相较大多数学校常用的“协调”也有着明显的优势。陈丁举例说,伤害事故在学校总是无法避免的,“比如在玩闹中摔伤、教学实验中出现事故等”,而此类事件若通过学校调解解决,有可能会有一些“后遗症”,“比如一段时间后其中一方反悔。”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不仅在当时能达到令双方满意的结果,也有效避免了后期的纠纷。

“但更重要的是,这对学生成长之路的影响。”陈丁认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品性对其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比学生简单地学好文化知识,考多少分数都重要得多。良好的法治意识会让他在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后都受益匪浅。”

攀枝花市二中近期成立了国旗班

校园处处是“法治”

在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门口左侧墙上,有着一幅巨大的以攀枝花美景映衬的“祖国在我心中,法律伴我成长”的宣传画。一进校门,“警校共育”的责任牌下,是“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常年法律顾问”“片区责任民警”的公示和联系方式;校园里,文化长廊、班级板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处处有着“法治”的影子,处处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氛围。

“法治之花”在攀枝花市二中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许多学生在接受了学校的法治教育后,回到家里,将学到的法治知识告诉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六年来,我看着取得的进步,就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陈丁说。

在攀枝花市二中“依法治校”的进程中,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制度和执行是关键。”在陈丁的倡导下,学校建立健全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法治副校长及其他校领导和德育部门共同参加的依法治校领导小组和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工会、德育室、学安室等部门组成具体办事工作组,制定了《市二中普法教育工作规划》《市二中依法治校工作方案》,与各部门、各教职工签订了《攀枝花市二中安全和普法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各自的工作任务,使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近些年来,攀枝花市二中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法治教育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将学校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学校构建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保障和咨询,建立教师、学生申诉制度,依法妥善解决师生申诉和各种矛盾纠纷;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法治教育联系协调机制,与社区或派出所联系,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形成“内稳外联”法治教育管理模式;在公、检、法、司等部门的支持下,全校共聘任了36名公、检、法、司系统的同志担任各班法治班主任。这些法治班主任除了组织学生开展法治专题讲座、模拟法庭,参观拘留所、戒毒所等活动外,还会配合班主任开好“法治主题班会”和专任教师上好政治思想品德课,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攀枝花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在学校建成并投入使用。陈丁表示:“对个别比较突出的极端学生长时间介入心理治疗,控制这个群体学生出现极端行为,可以说是学校‘法律进学校’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家校沟通平台,将依法治校的最新动态发给家长。“我们希望用学校的影响力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眼下,“法治之花”在攀枝花市二中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许多学生在接受了学校的法治教育后,回到家里,将学到的法治知识告诉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寒暑假、双休日,学生走上街头,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在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给市民发放法律宣传小册子,成为交通法规、治安管理法、经济法的宣传员、传播者……“这六年来,我看着取得的进步,就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陈丁说。

“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把法治教育和各个学科整合,在年底时结题汇集成一套小学初中配套的系统、全面的教材。为此,我们已成立了一个超过20名教研组长参与的课题组。”在陈丁的规划里,接下来,攀枝花市二中还将进一步完善法治教育,形成更加固定、规范且能在全市乃至全省进行推广的模式。

猜你喜欢
依法治校攀枝花市治校
攀枝花市芒果园产量及施肥管理问题诊断
新时代下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基于攀枝花市退休职工面对面理论宣讲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04
攀枝花市商业银行“七一”表彰先进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2
当代大学法治文化的构建
高校工会帮扶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维权的意义探析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45:03
依法治校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00:42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