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匿于骨

2016-06-21 11:40:48沈晓晨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皮相天坛梁思成

沈晓晨

“美人骨,世间罕见。有骨者,而未有皮,有皮者,而未有骨。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六月下旬去了趟北平,有过兴奋、期待、赞叹,却都不及我立于天坛祈年殿前的那一刹敬慕来得记忆犹新。然而,我的敬慕不是源于高殿雄伟庄严的美,而是使它横跨百年、依旧光华如初、屹立不倒地赋予它新生的人儿。

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喜爱,我的关注点从来不是其羡煞旁人的伉俪情深,而是他们携手舞袖,在古代建筑史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撼天动地之举。

或许我是因初中那篇关于梁思成“一言救两都”的文章开始喜欢上他们的;又或许是因天坛展览馆中,那几张留存下的修复祈年殿的珍贵影像资料。他们的那种风骨与气度,让我感觉美。

美藏于人骨,美亦隐于文骨。

以前,我对美也是有要求的。它必须惊艳,必须夺目,必须摄魂。这种要求尤为体现在自己的文字中。辞藻挑华丽的来堆砌,抒情要含蓄的去宣发,引用选高深的来撑台。诚然,我的目的也确实达到了。读过我文章的人,没有一个不被全篇晦涩的生词频频卡住,没有一个不看得瞠目结舌汗涔涔,没有一个不被绕得神魂颠倒不知所云。

好在,这段沼泽我并没沦陷过深。渐渐懂得,过去的自己目光浅显,过于将重心置于文皮,而忽略了文骨——思想情感。

没有精神灌注的文章注定是要被灰暗掩埋的,拥有灵魂存在的文章终究是会被发扬颂美的。

美,分为两种。其一,宛如香气,能够瞬间充盈屋室,却是来去无影,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消散殆尽。其二,宛如陈酒,需待久酿发酵而成,却是历久弥新,伴着白驹过隙逐步沁入心脾。

世人偏爱的美,大多惊艳了时光,却不知美匿于骨,唯有看透本质才能将美化作精神的脊柱去温暖漫长的岁月。

猜你喜欢
皮相天坛梁思成
年底综合征“皮相”
大众健康(2024年1期)2024-01-29 16:14:09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天坛之美》
为什么同一张脸,角度不同颜值会有差别?
养生阅刊(2020年10期)2020-11-06 06:23:41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2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赢未来(2018年19期)2018-12-21 09:43:12
图志
家用汽车(2016年2期)2016-05-10 10:58:23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
现状
福建文学(2015年4期)2015-04-27 00:43:47
梁思成:没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