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败于秦国,将太子送到秦国做人质。太子与秦国的一位公主相爱,结为夫妇。后来,太子独自逃回晋国继承王位,成了晋王。他派遣心腹大臣去接公主。大臣回来后,说:“公主不肯来,她说您背弃国家之间的约定,是无信的小人!她再也不想见您了!”曾经的太子、现在的晋王听后十分生气,决定与公主断绝情意!第二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紧急召见那位大臣,问道:“她的这些话是在朝堂上跟你说的,还是私下见面时说的?”大臣说:“我是以国王使者的身份出使,自然是在朝堂上与她见面!”晋王生气地说:“你险些害了我,在朝堂之上她岂能说出愿意走的话?”于是,狠狠地责罚了那位大臣。
感悟
在秦国的朝堂上,公主岂能说出愿意去晋国的话?可那位大臣却忽略了公主说话的具体语境,险些造成无法挽回的误会。生活中,人们在很多语境下,说出的话并不一定就是真心话。所以,我们转述别人的话语,一定不要忽略了具体的语境,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转述不偏离说话者的本意。
思考
一天,小刚路过小冬的家门,看到小冬正在等客人。小冬说:“今天我家要来重要的客人,肯定有好吃的,你在我家吃饭吧!”在这种情况下,小刚是去吃好呢,还是不去吃好呢?
2016年第3期“有奖抢答”
参考答案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