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放
2O15年我国柑桔、苹果及梨出口简析
文/张放
【导读】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柑桔和苹果出口仍然未能摆脱上两年的颓势,出口量继续小幅下降,而梨出口量则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三大水果出口量分别达92.05万t、83.30万t和37.31万t,同2014年相比,柑桔和苹果出口量分别减少了6.06%和3.70%,梨出口量增加了25.52%,出口额分别达51.62亿、12.58亿和10.31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55%、0.36%和26.20%。商务部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最新发布的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报告显示,我国三大水果出口主要目标市场集中在东盟及独联体国家,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私营企业已成为我国三大水果出口的最大主力,出口量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据我国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干鲜水果(海关编辑08章所列商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有一定幅度增加,分别达304.29万t和51.62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27%和19.55%。柑桔、苹果和梨是我国三大主产水果,也是我国历年出口量位列前三位的水果,2015年柑桔、苹果和梨出口,尽管出口额均有不同幅度增加,但柑桔和苹果出口量却继续表现为小幅减少,梨出口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增长1/4以上。现根据国家商务部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最新发布的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报告,对2015年我国柑桔、苹果和梨等三大水果出口情况进行简单分析,供业内人士参考。
2015年我国柑桔出口依旧未能扭转近几年的颓势,出口量继续小幅下滑,仅92.05万t(但仍然高于苹果,稳居我国第一大出口水果),出口额则小幅增加,达12.58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6.06%,出口额增加了7.55%,分别占我国出口干鲜水果总量和总额的30.25%和24.38%。
从对各大洲的出口情况看,亚洲作为我国柑桔最大的出口市场,2015年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减少,仅65.75万t,同2014年相比减少了11.72%,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量的71.43%;出口额则小幅增加,达9.97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增加了4.83%,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额的79.19%。欧洲是第二大出口市场,2015年我国柑桔出口欧洲的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达24.07万t,同比增加了12.96%,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量的26.15%;出口增加了近1/5,达2.40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9.85%,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额的19.11%。另外,出口北美洲的数量达2.23万t,出口额2 144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54%和13.72%,分别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量和总额的2.42%和1.70%;对非洲出口量近17 t,出口额仅1.16万美元(见图1)。
从对区域市场的出口情况看,我国柑桔主要出口东盟和独联体国家,合计出口量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的80%左右。其中,出口东盟的数量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我国对东盟出口柑桔水果52.97万t,出口额8.40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7.09%,出口额增加了11.79%,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57.54%和66.76%;对独联体国家出口20.32 万t,出口额2.02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60%和7.22%,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的22.08%和16.07%。另外,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柑桔,在出口量小幅下降的同时,出口额出现小幅增加,分别为77.16 万t和10.86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5.94%,出口额增加了9.17%,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83.82%和86.31%,同2014年相比分别提高了0.10个和1.28个百分点。
从单个目标市场看,2015年我国柑桔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目标市场与2014年基本一致,仅个别出口目标市场排位高低有所变化。泰国仍然是出口额最大的目标市场,而马来西亚则继续保持出口量最大的目标市场,2015年我国对这两个国家出口柑桔的数量和金额占我国柑桔出口总量和总额的23.79%和36.28%(见表1)。
表1 2015年我国柑桔主要出口市场分布
从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情况看,2015年我国柑桔通过各种贸易方式出口的数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其中,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64.51万t,出口额10.06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6.38%,出口额增加了8.51%,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70.08%和79.92%;通过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27.45 万t,出口额2.51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4.82%,出口额增加了4.44%,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29.82%和19.98%;通过进料加工贸易、保税仓储转口货物等方式出口的数量较少,合计不足1 000 t,所占比重仅0.10%(见图2)。
图2 2015年我国通过不同贸易方式出口柑桔的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情况看,2015年通过各类性质的企业出口柑桔的数量均有所减少,其中,通过私营企业出口89.21万t,出口额12.22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1.28%,出口额增加了14.39%,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96.91%和97.14%;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出口2.02万t,出口额2 700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69.68%和70.69%,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的2.19%和2.15%;通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其他性质的企业出口的数量不足9 000 t,所占比重仅0.90%(见图3)。
图3 2015年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柑桔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各省(区、市)报关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有27个省(区、市)有柑桔报关出口,其中,福建、云南和广西三省(区)出口量在10万t以上,合计出口量达57.87 万t,出口额达8.83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62.87%和70.13%;另外,新疆、江西、黑龙江、山东、内蒙古、广东、浙江、辽宁、湖南和湖北等十省(区)报关出口的数量在1万t以上,合计出口量32.79万t,出口额3.59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柑桔总量和总额的35.62%和28.50%;其他省(区、市)报关出口的数量均不足4 000 t,山西和天津报关出口的数量甚至不足1 t,分别仅0.6 t和0.2 t,出口额分别仅0.2万和0.4万美元(见表2)。
表2 2015年我国柑桔分省(区、市)出口情况
同柑桔出口一样,2015年我国苹果出口也延续前几年的颓势,出口量继续小幅下挫,仅83.30万t,而出口额与上年基本持平,为10.31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3.70%,出口额增加了0.36%,分别占我国干鲜水果出口总量和总额的27.38%和19.98%。
从对各大洲的出口情况看,除了对南美洲出口量有小幅增加外,2015年我国对其他各大洲出口苹果的数量均有不同幅度减少。其中,对亚洲出口74.24万t,出口额9.39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3.57%,出口额增加了1.01%,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89.12%和91.02%;对欧洲出口8.69万t,出口额8 682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4.00%和5.08%,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10.43%和8.42%;对北美洲和非洲出口的数量在1 000 t多,对大洋洲和南美洲出口的数量只有四五百吨,对这4个洲出口的数量合计3 738 t,出口额合计581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0.45% 和0.56%(见图4)。
图4 2015年我国对各大洲出口苹果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对区域市场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对最大区域市场——东盟出口苹果的数量和金额表现为稳中略增,分别达39.31万t和5.69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0.63%和3.77%,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47.19%和55.15%;对第二大区域市场——独联体国家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双双减少,分别为14.14万t和1.49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16.97%和6.18%,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16.98%和14.41%。另外,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苹果的数量和金额也表现为小幅减少,分别为76.37 万t和9.34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5.29%和2.65%,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91.68%和90.59%,同2014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53个和2.80个百分点。
从对单个出口市场出口的情况看,同2014年相比,2015年我国苹果出口额位居前十位的目标市场,中国香港取代马来西亚进入前十,并跻身第9名,其他目标市场与上年相比仅在排位上有所变化,尤其是对印度尼西亚出口量大幅减少,而出口泰国、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数量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使得印度尼西亚从2014年第一大出口目标市场跌至第6位;出口印度的数量和金额也出现大幅减少;出口哈萨克斯坦的金额在稳中略降的同时,出口量减少近1/3(见表3)。
表3 2015年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市场分布
从不同贸易方式的出口情况看,2015年我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苹果63.02万t,出口额8.32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91%和0.30%,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75.66%和80.71%;通过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苹果20.25万t,出口额1.99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2.51%,出口额增加了9.86%,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24.30%和19.26%;通过保税仓储转口货物等其他贸易方式出口648 t,出口额67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0.04%和0.03%(见图5)。
图5 2015年我国通过不同贸易方式出口苹果的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通过私营企业出口苹果72.28万t,出口额8.85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减少了1.92%,出口额增加了4.27%,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86.77%和86.16%;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7.99万t,出口额1.10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19.53%和21.90%,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9.60%和10.67%;通过个体工商户出口2.05万t,出口额2 414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1.23%和52.40%,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的2.46%和2.34%;通过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等其他企业出口9 778 t,出口额858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1.17%和0.83%(见图6)。
图6 2015年我国通过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苹果的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各省(区、市)报关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全国有28个省(区、市)有苹果报关出口,其中,仅山东出口量在10万t以上,达30.61万t,出口额达4.07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36.74%和39.45%;另外,新疆、云南、黑龙江、广西、甘肃、陕西、辽宁、河南、内蒙古、西藏、广东和福建等12个省(区)报关出口的数量在1万t以上,合计达49.86万t,出口额合计达5.87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苹果总量和总额的59.85% 和56.88%;其他省(区、市)报关出口的数量均在6 000 t以下,四川和宁夏报关出口的数量只有几吨,分别为5.3 t和1.8 t,出口额分别为0.4万美元和0.1万美元(见表4)。
梨作为我国第三大水果,2015年出口量出现罕见的大幅增加,达37.31万t,出口额达4.43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5.52%和26.20%,分别占我国干鲜水果出口总量和总额的12.26%和8.57%。
从对各大洲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出口梨数量与金额的大幅增长主要是源于对亚洲出口的大幅增长。2015年我国对亚洲出口梨31.44万t,出口额3.76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0.06%和33.87%,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84.25%和84.87%;对欧洲出口小幅减少,仅3.49万t,出口额3 225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2.13%和12.88%,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9.36%和7.29%;对北美洲出口的数量也出现较大幅度增加,达2.15万t,出口额达3 172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1.89%和7.36%,分别占我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5.76%和7.17%;对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出口的数量较少,合计仅2 342 t,出口额合计298万美元,分别占我国梨出口总量总额的0.63%和0.67%(见图7)。
图7 2015年我国对各大洲出口梨的数量与金额所占比重
从对区域市场出口的情况看,东盟作为我国梨最大的区域出口市场,2015年我国对东盟出口梨的数量大幅增加,达24.00万t,出口额达2.79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9.10%和26.80%,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64.32%和63.04%;而独联体国家作为我国梨第二大区域出口市场,2015年对其出口量小幅减少,仅3.12万t,出口额仅2 800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8.08%和14.50%,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8.38%和6.33%。另外,2015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梨的数量和金额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达29.82万t 和3.32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6.00%和22.84%,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79.91%和74.94%,同2014年相比,出口量所占比重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了2.05个百分点。
表4 2015年我国苹果分省(区、市)出口情况
从对单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情况看,同2014年相比,出口额排前十位的目标市场中,由于出口印度数量的增幅远远大于出口新加坡的增幅,因此,印度挤掉新加坡,跻身前十;排名前十的其他目标市场与上年一致,仅出口额排位有所变化,如上年排名第2位的马来西亚跌至第4位。从出口量变化看,除对俄罗斯的出口量和出口额有所减少外,对排前十位的其他目标市场出口梨的数量和金额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尤其是出口越南、菲律宾、印度和泰国的数量增长幅度均在50%以上(见表5)。
表5 2015年我国梨主要出口市场分布
从不同贸易方式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和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梨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其中,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31.01万t,出口额3.78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0.89%和22.50%,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83.12%和85.44%;通过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6.29万t,出口额6 439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59.75%和58.92%,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16.87%和14.55%。另外,通过保税仓储转口货物等其他方式出口54.20 t,仅占我国梨出口总量和总额的0.01%(见图8)。
图8 2015年我国通过不同贸易方式出口梨的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我国通过私营企业出口梨的数量和金额出现大幅增加,分别达33.96万t和3.96亿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7.86%和30.17%,分别占我国梨出口总量和总额的91.02%和89.47%;通过外资投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2.66万t,出口额3 557万美元,同2014年相比分别减少了0.31%和3.09%,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7.12% 和8.04%;通过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国有企业等共出口6 833 t,出口额1 101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1.86%和2.49%(见图9)。
图9 2015年我国通过不同性质的企业出口梨的数量和金额所占比重
从各省(区、市)报关出口的情况看,2015年全国有27个省(区、市)有梨报关出口,其中,河北出口量在10万t以上,达10.52万t,出口额达8 296万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28.20%和18.75%;另外,山东、广西、云南、广东、福建和新疆等6个省(区)出口的数量也在1万t以上,合计达22.40 万t,出口额合计达3.14亿美元,分别占我国出口梨总量和总额的60.02%和70.99%;湖北、贵州、西藏、陕西、山西、云南、甘肃和广西等省(区)出口量出现大幅增加,而四川、江西、河南和辽宁等省出口量则出现较大幅度减少(见表6)。
表6 2015年我国分省(区、市)出口梨情况
从已有数据看,2015年我国三大水果出口,除梨出口量出现恢复性增长外,柑桔和苹果出口仍然未能扭转近三年的颓势,出口量继续下滑,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出口区域看,亚洲与欧洲仍然是我国三大水果主要出口市场,而且又主要集中在东盟和独联体国家和地区,对传统出口市场依赖程度较高,新拓展市场对扩大出口效果不明显。从贸易方式看,三大水果均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出口量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为辅,出口量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通过其他贸易方式出口的数量越来少。从出口企业性质看,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已渐渐成为我国干鲜水果出口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量及其出口量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且私营企业出口量及其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量所占比重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4OO712)
责任编辑:董朝菊
收稿日期:2O16-O5-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