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医院骨科,山东泰安 271219
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周亮
山东良庄矿业有限公司医院骨科,山东泰安271219
[摘要]目的探讨后踝固定手术治疗法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整群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7例。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和石膏固定,观察组给予后踝固定。对两组骨折优良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踝固定术可有效缩短踝关节骨折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后踝固定;踝关节骨折;治疗;疗效
Conclusion Posterior malleolar fixation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rehabilitation time of patients with ankle joint fractur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踩关节属于承重关节,荷载力较大,活动较为频繁,易发生骨折。在所有骨折中,踝关节骨折占到了大约4%。其中后踝骨折的发生机率在踝关节骨折中占也比较高,在7%~44%左右[1-3]。一旦出现踝关节骨折,不但影响正常活动,还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诸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对患者足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在治疗中,若是不彻底,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恢复不良,患者的行动能力、生活质量都将受到直接影响[4]。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恢复踝关节功能,避免出现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该院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了后踝固定治疗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5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其中,对照组77例,男43例,女34例,年龄从18~72岁,平均年龄(64.5±3.1)岁,入院时间为0.2~2.5 d,平均(1.3±0.7)d;观察组77例,男45例,女32例,年龄从15~73岁,平均年龄(63.5±3.3)岁,入院时间为0.4~2.1 d,平均(1.2±0.8)d。两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患者为首次踝关节骨折;②伤后到治疗在3 d以内;③除踝关节骨折外,并无其他骨折;④经过患者同意;⑤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患处出现严重病变;②患者患有重疾,踝关节正常活动。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医生先给予手法复位,利用C臂X线机进行透视、观察,确定复位后,用石膏对患者骨折处进行石膏固定。
观察组采取后踝固定治疗。具体步骤如下:①使患者处于俯卧位;②进行全身麻醉;③确定麻醉效果后,后外侧手术入路,并确定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直视复位;④复位成功后,暂时以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其后利用腕关节T型钢板加以固定;⑤手术完成后,采用临时石膏固定;⑥手术3 d后,护理人员安排患者活动,5~10次/d左右;7 d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负重训练;4周后可以安排患者进行正常负重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治疗优良率依据AOFAS评分体系评估,评估涉及到诸多指标,诸如疼痛程度、功能、后足稳定性、步态等。满分为100分,得分在90~100分(包括90分)以上者,定为优,达到80~89分(包括80分)以上者,定为良。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数据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87.0%(67/77),对照组优良率为76.6%(5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观察组组别13.94±1.76 (11.32±1.39)*骨折愈合时间(周)16.42±6.31 (10.57±5.36)*住院时间(d)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躁关节属鞍状关节,存在诸多关节面,运动形式较为多样,只有确保关节稳定性,才能恢复患者的正常活动能力,不至于影响生活质量[5]。正因如此,在踝关节骨折治疗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将治疗稳定性放在首位。传统的复位后石膏固定法稳定性较差,恢复影响因素较多,影响了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随着医学的发展,踝关节固定技术逐渐应用、普及,后踝关节固定就是其中一种[6]。采用该治疗方式不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还能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踝关节治疗中,采取这种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要治疗踝关节骨折,常规的方法是采取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这种治疗方法需要借助X线机辅助,一般都是在后踝进行闭合复位[7]。这种治疗方法的复位效果不甚理想,且并发症颇多[8]。而后踝固定治疗通过后外侧入路的方法,有效地弥补了石膏外固定治疗的缺陷,能够在直视状态下完成复位,且不会对软组织造成台大破坏,对局部组织、血肿的清除有很大帮助,促进关节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2]。
陈海鸥[3]的研究显示:固定组治疗优良率为93.75%,显著高于未固定组的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显著低于对照组18.75%(P<0.05)。在该组中,对照组优良率为76.62%,显著低于观察组的87.01%(P<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94±1.76)周,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1.32±1.39)周(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42±6.31)d,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0.57± 5.36)d(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5.19%(P<0.05)。结果显示了,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用后踝固定治疗方法能够缩短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陈海鸥[3]的研究相一致。
综上所述,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后踝固定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轻患者并发症出现率,促进踝关节康复,缩短出院时间,安全性、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虎,温晓东,张堃.踝关节骨折治疗新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6):103-104.
[2]宋江涛,杨建义,李方.56例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7-218.
[3]陈海鸥.后踝固定对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77-79.
[4]康凯,刘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42例[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9):240-241.
[5]金铭华.后外侧入路固定后踩治疗踩关节骨折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6):3421-3423.
[6]梁就积.后踝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71-72.
[7]王萌,程勇杰,李龙云.踝关节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2):254-256.
[8]陈良,陈巧杰,武少坤,等.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41例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2015,8(2):120-121.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Posterior Malleolar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Ankle Joint Fracture
ZHOU Lia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Hospital of Shandong Liang Zhuang Mining Co.,Ltd,Taian,Shandong Province,271219 China
[Key words]Posterior malleolar fixation;Ankle joint fracture;Treatment;Curative effect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osterior malleolar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ankle joint fracture. Methods 15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kle joint fractur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77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anual reduction and plaster immobiliz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osterior malleolar fixation,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s of fracture,cure time,lengths of stay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7.0%vs 76.6%),P<0.05,the fracture cure time,length of stay and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c)-0069-02
[作者简介]周亮,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治疗工作。
收稿日期:(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