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文
摘 要:近年来,暴力恐怖事件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警察作为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也是和平时期伤亡最大的群体。随着近年来的暴恐案件的高发,如何保障警察安全执法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文章对当前警察执法安全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警察执法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反恐维稳;警察执法;安全措施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暴力恐怖事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暴恐案件经历了由少及多、由边疆至内地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非常不利。和平时期,警察在保护人民、服务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警察也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员,他们有各自的家庭、亲人,一旦伤亡、牺牲,对他们的亲人们来说非常痛苦,且会挫伤警察工作积极性。因此面对暴力恐怖事件,加强对警察安全执法措施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反恐维稳视角下,警察执法安全面临的巨大挑战
受到思想、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暴恐事件及人数呈上升趋势。如对偷渡出境参加圣战的人数统计发现,由2012年的25起、108人上升至2014年的133起、867人。当今,作为反恐主力军的警察,面对严峻的犯罪形势,安全执法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详细来说:
(一)警力不足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暴恐犯罪也不断升级,由原来的边疆朝着内地拓展,新疆地区出现了多起暴恐分子袭击边防武警、公安民警等事件。如2008年,喀什“8.4”与“8.10”等袭警事件,造成了警察重大伤亡。据相关数据统计,2013年,我国有298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其中新疆数量最多[1]。另外,结合我国人口比例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警力远远不够。英美等国家警力配置能够达到万分之三十五,而我国仅仅为万分之十五。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我国安全执法得不到保证。
(二)警察综合素质偏低
暴恐犯罪案件数量与日俱增,警察安全执法难度越来越大。就内部因素来看,部分警察反恐综合素质并不高,且安全防范意识并不高,缺乏对暴恐活动前瞻性的认识。而外部因素除了暴恐犯罪案件的增加,最重要的因素是反恐业务培训不到位,反恐演习、反恐应急等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导致警察无法应对暴恐事件。
(三)预警机制不完善
目前,警察反暴恐犯罪预警机制不完善,使得情报不灵、预警机制不完善,直接增加了警察执法的不安全性。2014年、2015年发生在内地的及其暴恐案件都未得到良好的处理[2]。随着未来国际恐怖活动的频发,我国境内的暴恐活动也会越来越活跃,警察安全执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反恐维稳视角下,改善警察安全执法有效措施
所谓警察安全执法,是指公安民警严格按照法律制度开展警务活动,以此来制止犯罪,保护自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行为及理念。警察队伍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打击各种犯罪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保障警察人身安全非常必要。
(一)加强警察安全文化建设
警察安全文化的形成建立在长期警务工作实践基础之上,为全体民警所认同、接受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目前,我国警察安全执法观念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一种警察安全文化。因此我国公安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影响力,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努力探索一条警察安全执法教育专项机制,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特别是自我防范意识。同时,还可以在警察队伍内部制定考核规则,促使警察形成“忠诚奉献、安全第一”的执法理念,引导警察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加大警察素质培训
目前,中国警察反恐业务培训仅限于较为狭窄的范围,如心理素质训练等,这些内容远远不能够保障警察安全执法。因此优化培训内容非常必要。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基础内容的培训,并适当增加实战演习训练。另一方面,还需要重视警察反恐业务软性知识的培训,如安全执法理念、少数民族语言等,以此来适应暴恐犯罪新特点及新趋势,以此来提升警察反暴恐综合素质,从而为安全执法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此基础上,警察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相关知识,能够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提高打击犯罪针对性,同时提升安全执法效果。
(三)完善预警机制
情报主导警务,情报信息作为公安工作的血液,也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关键。缺少情报,那么公安工作无从下手。因此完善预警机制势在必行。在预警机制的帮助下,警察能够及时了解准确的情报信息,促使警察反暴恐犯罪预警机制最大限度上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对多起暴恐案件分析来看,我国情报信息工作还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对此,我们要结合当前整体实力,分散警察安全执法压力,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无人侦察机等先进的设备,努力构建渠道畅通、高灵敏度的情报信息网络,为情报信息的广泛收集提供更多支持。另外,还需要积极与国际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国外暴恐案件进展,从外部构建反暴恐预警机制,形成内外联合的情报机制,从而提高我国安全执法水平。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面对暴恐案件带来的巨大挑战,我国警察安全执法工作需要作出具体的调整。在实践中,应适当增加投入,完善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暴恐犯罪分子的活动,做好防范工作,减少对人民群众及自身的伤害,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警察综合素质的培训,使得警察在工作中能够自我防范,且在警察队伍内部加强安全执法意识的渗透,不断增强警察安全执法有效性,从而保证国家、人民群众生命財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反恐维稳视角下警察执法安全问题探析[J].公安教育,2014,(12):32-36.
[2]张青磊,郑群.暴恐案件背景下警察安全执法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6,(01):35-39.
[3]张青磊.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与东盟警务合作[J].东南亚纵横,2013,(07):26-31.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