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众参与下的博物馆功能的发挥

2016-05-30 11:01:28李冰魏萌萌
卷宗 2016年4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区域性

李冰 魏萌萌

摘 要:在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方面博物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博物馆展示的方式方法无法迎合公众的需要、展览的内容缺乏一定的时代感,观众无法切身体验等使得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公众参与的传统比较悠久,但是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公众参与的形式以及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就必须加强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还要通过建立与完善博物馆的长效机制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关键词:公众参与;博物馆功能;公众参与机制;区域性

博物馆象征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承载着社会以及文化科学的发展,在人文精神的传播上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1]如今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公民社会,公众参与作为公民社会的主要特征充分彰显了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而言在公众参与方面一直是有发展的。然而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博物馆免费开放时代的到来博物馆的公众参与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改变。所以就目前博物馆发展的现状而言建立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立足于公共政策的选择,从公众参与的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对博物馆功能的发挥进行探析。

1 博物馆公众参与的历史和意义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具有一定的大众性,它是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的行业。建国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众服务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我国博物馆公众参与在早期并不是很成熟并且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博物馆事业的宗旨是为大众提供服务,然而这种服务仅仅体现在大众利用博物馆的资源上并没有真正体现公众的参与。[2]

(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的教育,传播的仅仅是知识与意识形态,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充分的发挥。

(三)早期的博物馆对观众与大众这两个概念使用较多,同时针对的教育对象也是观众与大众这一群体。在博物馆的日常事务当中即使迎合了观众的需求然而观众在博物馆事业中的作用却没能发挥出来。

(四)虽然博物馆从内部的观众已经拓展到外部的公众,但是却依旧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

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公众参与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党的相关报告也认同了公众参与的内容与形式。由此可见公众参与在政治上的认同使得其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博物馆自然也会迎来更多的公众参与。

近年来,国内的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公众参与,并且对公众参与也进行了一番研究。然而在新形势的发展下,公众参与的形式以及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去那种观众参与的观念以及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然而现代博物馆也没有将公众参与真正的纳入到日常的制度化管理当中。这种矛盾的存在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博物馆的功能。在当今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公众更好的参与博物馆事业显得尤为重要。

2 在免费开放的背景下对博物馆功能的重新认识

自2008年起中宣部就发出了相关通知免费开放博物馆接纳公众参观与学习。[4]由部分地区的尝试开放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政策,自此中国博物馆进入到全新的免费开放时代。这项政策的实施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好评,虽然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会面临一定的考验,但是这项公共政策的推出使得更多的公众从中获益。由于免费开放政策发展不成熟,在推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然而我们必须站在长远的高度来看待这一政策的实施,不能因为在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

其实,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不仅有力的保障额公众的文化权益,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博物馆的开放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对的人流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就长远来看,对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还能缩短公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让参与的权利以及管理的权利真正落实到公众的身上。然而就目前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社会实践与理想目标之间依旧存在一定的距离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充分重视公众的需求

一直以来,博物馆的功能主要还是对观众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对待与公众的关系上依旧没有改变博物馆的教育姿态,更不要说与公众进行平起平坐了。在这种关系上是无法实现公共的真正参与的。[5]

(二)公众自己的博物馆概念尚未形成

公众自己的博物馆概念的形成是需要经历一定的过程的,在过去博物馆需要观众支付一定的经费才能维持生存,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但是公众意识的提升还是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的,这种权利的回归还要得力于许多社会因素的支撑。

(三)博物馆的角色没能充分发挥

地方政府在投资建设博物馆时希望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客厅的角色,但是却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比如管理没跟上、装饰陈旧等都会造成博物馆较低的利用率,进而导致公众的参与热情不高。

3 加强对博物馆公共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免费开放博物馆既保障了公众的文化权益同时也对公众的政治权益进行了保障。在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强对博物馆公共参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公共参与平台的搭建

公共参与本质上是权利的退让,博物馆管理层退让权利能够让公众有更多的参与空间。参与是双方共同互动的过程,没有互动与参与博物馆的管理与建设就无从谈起。搭建公共参与平台,能够充分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免费开放政策的作用的发挥。

(二)提升公众参与的能力

权利的退让同样会影响公众的参与能力,在过去对于博物馆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公众是没有选择权的,自然也就无法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约束。[6]但是随着权利的退让,博物馆的核心业务逐步向公众开放,使得公众参与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对公共参与的渠道进行拓宽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参与的渠道也在不断的拓展。可以通过建立博物馆QQ群、创设网上论坛等方式来对公共参与的渠道进行拓宽让更多的公众参与互动。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的拓宽公共参与的渠道,通过公共参与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通过不断的提高博物馆的质量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俊旗 ,朱鸿文. 浅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03:88-91.

[2]李晶. 探索区级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从吉林水师营博物馆谈起[J]. 科技创新导报,2014,34:245-246.

[3]胡兴祥,陈殿林,鲍丽娟. 高校博物馆发挥育人功能的瓶颈与对策[J]. 中国高等教育,2014,23:50-51.

[4]杨伟,徐丽华. 试论我国高校博物馆科学教育功能的发挥[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4:95-99.

[5]朱玉杰,刘雪松,陈军. 新时期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其发挥[J]. 教育探索,2011,08:95-96.

[6]肖泽民. 新时期我国体育博物馆功能释放的路径选择[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01:57-60.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区域性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5:57
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模式创新与试点研究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50:03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4:07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