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宏斌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的同时,人们也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水污染治理的难点以及重点。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工农业生产对水体造成的影响,导致水体中积累大量的营养物质,从而导致短期内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并提出了水体富营养花的治理措施,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关键词】富营养化;危害;治理;环境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危害
1.1 恶化水源水质。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源水质的恶化,如果将富营养化的水源作为供水水源的时候,会大大增加净水厂水处理的难度以及成本,从而影响水处理的效果以及水产率。除此之外,由于水体受到富营养化的污染,会导致硫化氢、氨气以及甲烷等有毒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厌氧作用而产生,给净水厂水处理带来极大的难度。
1.2 破坏水体生态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不但会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水体富营养化之后,将会破坏正常的生态平衡,降低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大型水生植物将会受到破坏继而慢慢消失。除此之外,在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大量生物毒素会随着异常增至的藻类而产生,除了会对水生生物的生长产生影响,还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其中一些赤潮生物会产生一种麻痹性贝毒,这种毒性极强,如果人们误食之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1.3 恶化水体感官性状,降低水体美学价值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蓝、绿藻大量繁殖。水体色度增加,水质浑浊,透明度降低,并散发出腥臭味,污染环境,大大降低水体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丧失其应有的美学价值,影响人们生活、娱乐、休闲。
1.4 影响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水体经济价值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造成可利用的水资源量愈加短缺,加剧水资源危机,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恶化的水体质量和感官性状,还会对渔业等生物资源和风景湖泊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使其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与此同时,水体富营养化还可加速水体淤积,降低江河湖泊蓄水能力,导致洪涝灾害。
2、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措施
2.1 加强对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控制。氮、磷等营养盐类是外源性营养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湖泊的富营养化大多是由这些物质直接导致的。在湖泊中,大量从外部输入的营养物质堆积导致了湖泊的富营养化,而这些外源性营养物质是可控的,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进行:一是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对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管,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湖泊外源性营养盐的总量。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污染严重企业的监督以及管理,同时也要严格对新建项目进行监管。二是需要控制氮磷等对水体的污染。氮在自然界的来源极为广泛,同时生物以及微生物在一定水体条件下,拥有复氮的能力,因此,需要加强对氮的控制。研究指出,水体中的可溶性磷一旦高于0.01mg/L,通过降低磷的浓度对藻类生长量影响甚微。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都纷纷采取措施来禁用含磷的洗涤剂,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大部分湖泊均处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且工农业比较发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任意排放对湖泊的污染不可小视,其中含磷洗涤剂所含的磷是造成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也开始提倡使用无磷洗涤剂。
2.2 内源性营养盐的控制。在水体富营养化因素中,湖水以及底泥中含有的营养盐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这被称为内源性营养盐。控制内源性营养盐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采取生物措施,这种方法是以自然规律为基础,来提高水体自身的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沉水植被能够有效的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起到抑制藻类爆发的目的。同时,固定水体中的氮磷等物质可以被沉水植被吸收,从而水质得到净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为水生生物提供多样化的生存环境,维持了水生生物的平衡。从国外采用生物措施的效果来看,利用沉水植被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改善湖水水质。目前在我国已经在太湖、滇池等展开了沉水植被运用的方法来改善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在2004年的时候,将沉水植被作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技术作为推荐技术纳入到湖泊治理措施中;二是工程措施,引水稀释、深水曝气、清淤挖泥以及抽取湖内下层水等都属于工程措施。从当前治理情况来看,清淤挖泥的方式已经在我国滇池、玄武湖进行了运用,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较高的成本,并且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从国际范围来看,日本、北美以及欧洲主要采取深水曝气的方式进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曝气来进行湖底氧气的补充,从而使得底泥界面与湖水之间保持有氧状态,从而提高底泥中磷的释放来达到控制富营养化的目的。而引水稀释主要在湖泊中注入未受到污染的水源,从而来降低水中氮磷的含量,但是这种方式也需要较高的成本;三是去除藻类。湖泊的生态平衡会受到大量藻类繁殖的影响。因此,可以利用机械收藻、凝聚沉降以及化学药剂除藻等方式来进行。机械收藻需要较高的费用,而化学药剂以及凝聚沉降的方式需要利用化学药剂除藻,尽管效果很好,但是很容易造成水体的污染。
3、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水污染治理的重点以及难点。水体富营养化不但会影响水源水质,同时还会破坏水体生态环境,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因此,必須要加强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控制,制定污水排放标准,减少氮磷对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需要控制好内源性营养盐,利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去除藻类等方式,只有双管齐下,采取多种治理措施,才能控制好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污染现状,从而更好的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廖晶新,施泽明,黄鹄飞等.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危害及治理研究[J].四川有色金属,2012(3):46-48.
[2]王司辰.浅谈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科技创新导报,
2013(29):216-216.
[3]段晓祥.几类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模型的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