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思考

2016-05-30 12:43:59叶莉莉
科技资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

叶莉莉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状况,阐述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初步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加强新生入馆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职院校新进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图书馆按照学校总体规划,根据新生特点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新生实施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如何有效地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正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予以重视的一环。

1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现状

目前,尽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都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但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

1.1 对新生入馆教育重视不够

从学校方面来说,一些高职院校对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将新生入馆教育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导致培训时间不固定、课时短缺,也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从学生方面来说,刚入校的新生,往往也对入馆教育不引起重视。入馆教育不考试也不计学分,很多学生在印象中认为图书馆就是借书和还书的地方,不用经过特别的指导,自己需要的资料也可以在网上很容易地找到。而且入馆教育很多是安排在军训期间和课余时间,也容易造成学生本身对入馆教育不太重视,直接影响了新生入馆教育的教学效果。

1.2 新生入馆教育形式有待更新

一般新生入馆教育时间比较短,课程内容较多,很多高校采用单向灌输的授课方式。较为传统的入馆教育模式,是老师带领学生到图书馆参观,进行实地讲解,并现场演示;或者老师先在教室结合多媒体以授课、讲座的形式集中讲解,然后再带领学生进馆参观。一些高职院校还会发放《读者手册》,但由于授课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互动,并且给学生上机操作练习,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许多新生在培训后还是不太熟悉如何利用OPAC系统查找书籍以及使用电子图书,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新生入馆教育缺乏持续性

在一些高职院校,新生图书馆教育只是年年开展的一项常规工作。事实上,新生入馆教育只是图书馆教育的一个开端,是对新生的一场启蒙教育。新生入馆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只是定位于开学一两周必须完成的简介式教育层面上的。新生入馆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

2新生入馆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是新生入学必修的一课。做好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图书馆的规范管理

通过入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图书分类、馆藏布局,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使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地服务。

通过入馆教育,使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规章制度,自觉承担读者的义务。图书馆要求读者遵守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借阅证使用规则、借阅规则、书籍逾期、污损、丢失规则等等。新生及时了解这些规章制度后,可以正确、高效地根据借阅流程、使用规则,获得自己所需文献。

通过入馆教育,有利于新生养成良好的借阅习惯。图书馆采取开架借阅的模式,在新生新生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比较集中的问题。如超取、多占阅览文献没有把书放回原位,造成图书的乱架等行为。如果做好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就可以减少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2有助于新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开端,是培养大学新生信息素质的先导。有相关报告对信息素质作如此描述,“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对于刚刚跨入大学门槛的大学新生,面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藏书的图书馆,往往既好奇又有点不知所措。针对新生的这种普遍现象,应及时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以增强新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鼓励新生掌握各种现代化技术,充分利用好数字信息资源。

2.3有益于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讲,“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學会怎样学习的人。”对很多大学新生来说,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方式的变化。大学新生需及时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迅速适应高校特有的学习环境,学会自主学习。在大学新生入馆的关键时期,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激发新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新生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3 有效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途径

3.1加大新生入馆教育的宣传力度

加强新生入馆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全校认识到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这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将新生入馆教育真正纳入到新生教育体系中去,使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常规化。

此外,还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校园宣传、广播、微信、网络平台等等来展示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以及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的优势,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增强图书馆自身对新生的吸引力,使新生一踏入图书馆就感到如同进入了知识的殿堂。

3.2 加强新生入馆教育的系统化管理

一是新生入馆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计入学分。

二是培训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参与入馆教育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图书馆学基础和图书馆学教学经验,可从相关部门抽调骨干进行教学培训工作。每年在进行新生入馆教育之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讨论、充实和完善培训内容和讲义。

三是建立新生入馆教育在线考试系统。建立网络化的新生入馆教育平台,学生通过图书馆主页进行身份验证登陆后,就可以自主接受网上入馆教育培训,并按要求进行答题,考达到一定分数通过考核后,系统自动开通其图书证使用权限。目前有一些高校已建立了这种在线考试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四是重视新生入馆教育的后续性。新生入馆教育不可能通过入学的几堂课就取得明显的效果,要想新生真正获得开启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还需要后期持久的连续性教育,包括建立与读者反馈交流的各种平台、开展各种专题讲座等等。

3.3丰富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

各高职院校每年都有数量众多的新生入校,由于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等原因,新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入馆教育要有所侧重,尽量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馆教育。

除去常规的实地参观、入馆教育讲座、《读者手册》的学习等形式,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开设新生入馆教育专题栏目,如“新生专栏”,或者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方式解答学生问题,给新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还可以有针对性定根据不同需求期开展专题讲座,比如数据库检索技巧、馆藏多媒体数字资源的使用等。

此外,还可以招募高年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新生入馆教育中来。这些志愿者可以在实地参观和操作培训环节做导航服务,还可以和新生交流学习心得,帮助新生尽快实现学习模式的转变。

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工作。新生入馆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切实改进新生入馆教育方式,提高新生入馆教育实效,使图书馆真正发挥它在新生入馆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祯.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2):93-96.

[2] 廖方,刘莉军.高职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中渗透信息素养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5):116-118.

[3] 朱东妹,潘杏仙.大学新生入馆教育网上互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1,(1):8-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中国慈善家(2022年1期)2022-02-22 21:39:45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23
浅议创客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空间再造信息服务
浅议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
价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41:48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科技视界(2016年10期)2016-04-26 10:16:24
高职院校图书馆当前面临移动互联网手机阅读冲击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新生娃萌萌哒
视野(2015年4期)2015-07-26 02:56:52
新生改版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