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016-05-30 08:48:22吴莹莹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经济效益

吴莹莹

【摘 要】文章从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入手,就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当前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關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内审机制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6)12-0095-0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席卷而至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所有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效益的关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科学、合理地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品牌的竞争力是当前所有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而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内部审计也因此备受重视。

1 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就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个国有企业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并聘请专职的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截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已经达到85%,内部审计的有效运用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内部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1 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企业成本控制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在不损害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控制,从而使产品利润最大化。企业从影响成本的相关因素入手,通过内部审计,对现有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方案,整合企业资源,以达到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例如,“长虹集团”,通过对内部采购实行审计业务,逐渐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采购流程,为每年超过300亿元的采购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监督保障。

2.2 有助于加强管理,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监督评价机构,其工作渗透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内部审计通过对这些环节的有效监督评价,以达到加强企业管理、增加品牌价值的目的。例如,“海尔集团”通过内部审计对企业供应链流程进行改造,使原本已经出现的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整个集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 有助于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内部审计的目标之一就是规避企业风险、预防问题的发生。近年来,许多企业出现管理乱象,如挪用公司财产、私设小金库等,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企业本身缺乏完善、合理的监督机制。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规避管理中可能遇到风险,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以达到减少企业损失的目的。例如“创维集团”从2000年到2002年年底,通过内部审计共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减少了企业的损失。

3 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缺乏应有的重视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管理者并未真正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有些企业即使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因为法律法规中有这样的要求才为之。由于企业经营的第一目的就是盈利,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意识到有效的内部审计也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管理。

3.2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许多企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起因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所以企业在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上也多为修改与企业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条文,如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部分企业在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时未能从自身企业的实际出发,制定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且缺乏可行性,造成虽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形同虚设的局面。

3.3 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审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审计从业人员拥有审计学知识,还必须熟知会计学、财务管理、信息披露、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美国经济学者香农·斯蒂芬和审计知识共同体(CBOK)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审计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的调查,结果见表1。

由于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都是会计专业毕业,只熟悉会计相关知识,认为审计只是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好会计就能从事审计工作,而忽略了会计和审计是2个独立的体系。部分审计从业人员对审计工作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对其他相关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普遍不高的局面。

3.4 企业内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配合度不高

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的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经济责任审计、资金专项审计、投资项目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物资采购审计、风险审计等,而从事这些审计工作都离不开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配合。比如,对物资采购进行审计时,可能涉及的部门有采购部门、物资验收部门、仓库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这些部门是否能够完全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的检查,是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内的其他职能部门由于对内审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内审工作是来“查我们不足、找我们麻烦”的,所以在进行内审工作时往往配合度不高,甚至出现故意隐瞒、弄虚作假的行为。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3.5 内审人员对集团下属单位的了解不够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采取由集团总部统一设立,下属单位不单独设置的方式。对于下属单位的审计,往往是由集团总部的内审机构统一组织人手下到下属单位进行的。但由于企业集团下属的各个单位可能从事不同的行业,如上海泰盛集团,其下属的单位有造纸企业、有房地产开发公司、有贸易公司、有林业公司等,这些下属单位的经营业务各不相同、经营模式千差万别,内审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了解被审计企业并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其难度可想而知。

3.6 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人们对电脑的依赖性也与日俱增,国内各行各业也逐渐实现办公信息化。自2000年开始,国内逐渐出现了可以代替手工审计的电脑软件,如“用友公司”开发的审计软件等。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起步较晚、推进速度较慢,国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实现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手段落后,效率低下,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3.7 企業缺乏激励机制,内审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许多企业都为能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的部门设立激励机制,比如业务部门,业务人员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便给予多少的奖励。企业内审机构作为一个监督、评价、鉴证部门,因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直接取得的,且所取得的效益不容易评估,而往往被企业所忽视。企业对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缺乏激励机制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3.8 企业内部审计后续监督不力

目前,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后续审计的概念,未能在内审报告送达后的一定期限内对之前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踪,导致审计意见和建议不能引起被审单位足够的重视,造成整改不彻底,甚至完全不整改的现象发生,严重浪费了审计资源,也不利于企业管理和提升经济效益。

4 改善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他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让内部审计充分发挥监督、评价、鉴证的职能,为企业安全平稳的发展保驾护航。

4.2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完善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一个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基础,对内部审计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制度,并把相关激励制度和后续审计制度一并纳入内部审计制度中,以达到提高内审人员积极性、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目的。

4.3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特别是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内审人员仅仅靠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是无法胜任日益复杂的内审工作的。企业应该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养,定期组织内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高质量内审工作打下基础。

4.4 构建内部审计和谐环境

和谐的内审环境是指企业其他各部门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企业应该加强对其他部门的宣传,让其他部门的员工转变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内审工作并非来查他们不足、找他们麻烦的,而是为了找出他们工作上的漏洞并及时补救,真正起到保护他们的目的。一个和谐的内审环境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减少阻碍。

4.5 加深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

目前,国内审计软件根据需求的不同可分为现场作业软件、法规软件、专用审计软件和审计管理软件4种。可用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软件有如设计规范、专业性强的鼎信诺审计作业系统,又如以行政公文管理和审计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用友审计管理系统,还有以审计程序为核心,为客户量身定做的睿智审计信息系统等。这些审计系统基本都可以满足当前企业日趋复杂的审计工作。企业应该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不断加深内部审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内部审计技术和手段,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减轻内审人员的负担,使内部审计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灵活。

总之,在全球化进程如此快速的今天,为了促使企业能够尽快与国际接轨,企业领导者更应当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以达到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曹燕,常京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战略研究[J].会计之友,2010(28):52-53.

[2]都艳敏.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9(15):74-75.

[3]张杰.关于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审计创新工作发展的重要性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841.

[4]余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探讨[J].现代商业,2013(32):233-234.

[5]香农·斯蒂芬.CBOK2010:内部审计职业发展态势[J].中国内部审计,2011(6):35-37.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审计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情(2017年12期)2017-05-19 15:36:07
浅析新会计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商业经济(2017年4期)2017-04-07 18:46:53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商情(2017年3期)2017-03-20 21:46:16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基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