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秀芳
【摘要】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便秘、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应激性溃疡、脑疝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3%, 高于对照组的86.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 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80
临床护理是当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规护理由于诸多弊端, 因此难以令患者满意,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是护理发展的必经之路[1]。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中, 对并发症的预防是工作重点, 因此需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本研究采用预见性护理, 旨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 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6例。观察组男31例, 女15例, 年龄33~58岁, 平均年龄(45.3±4.1)岁;对照组男32例, 女14例, 年龄31~55岁, 平均年龄(45.0±4.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遵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 定时帮患者翻身, 按时开窗换气, 进行紫外线消毒, 2 h/d, 应用消毒水对窗栏、桌面、床栏地面等进行消毒。
1. 2. 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 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评估, 给予气垫床可以避免压疮, 抬高床头可以避免二次出血;患者发热可以给予物理降温, 直至体温≤37℃;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胃管护理, 采取喂食, 在喂食前要将胃内容物抽吸干净, 喂食后30 min进行翻身, 避免食物误吸;定时对尿道口及会阴进行消毒,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定时更换尿袋, 嘱咐患者勿多饮水, 饮水要适量;为了避免发生便秘, 要让患者多吃高纤维的蔬菜, 多吃水果。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便秘、压疮、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脑疝等;②出院前1 d,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分为满意及不满意, 统计满意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便秘、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疮、应激性溃疡、脑疝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45例, 满意度为97.83%, 不满意1例, 不满意度为2.17%;对照组满意40例, 满意度为86.96%, 不满意6例, 不满意度为13.0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并且可能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 该病急性期十分危险,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需要适宜的治疗以及精心的临床护理。护理配合的作用在当代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代护理发展是专业化与全面化, 常规护理由于诸多弊端, 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①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 无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起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②常规护理多围绕医嘱开展, 患者需求难以满足, 影响患者满意度[2, 3]。③由于常规护理缺乏主动性, 因此无法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 是常规护理较大的缺陷, 因此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临床护理解决上述问题。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方法, 其基本护理内容和常规护理别无二致, 但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预防性的护理操作, 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十分有利。气垫床可有效避免压疮的发生, 床头抬高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再次出血, 由于患者多失去意识, 因此对于食物误吸的预防也十分重要, 引流管维护、尿袋更换以及鼓励饮水等措施使患者避免便秘的困扰, 而对饮食进行干预也对疾病的恢复十分有帮助[4, 5]。预见性护理的宗旨是在并发症发生前给予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 防范于未然, 较常规护理更加先进。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 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田玉凤, 俞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10):18-20.
[2]甘玉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观察.海南医学, 2013, 24(5):777-779.
[3]刘月荣.预见性护理对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9):2042-2043.
[4]侯志敏, 潘秀静, 张奉丽, 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 2014(13):320-321.
[5]徐岩, 刘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行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22):136-137.
[收稿日期: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