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植
不久前,韩国围棋手李世石与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围棋展开人机对决,最终李世石以总比分1比4落败,引起大家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和讨论。
自1956年人工智能(AI)一词首次出现以来,其研究的重点一直都在“符号”上。通过符号处理信息现已实现,但直到最近在“深度学习”上的突破,才使得人工智能理解信息成为可能。拜数学算法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所赐,人工智能不断取得佳绩:2006年后,人工智能的算法在数学上得到阐释;2012年深度学习正式启动;2013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别上也获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这次人机对弈最初的主题是机器能否挑战人类,现在已经变成人类能否超越机器。人工智能将在类似的对决上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如同此次“阿尔法狗”取胜成为“职业棋手”一样。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阿尔法律师”“阿尔法教授”“阿尔法记者”……人类虽然无法和机器竞争,但可以和机器结合,从而战胜单纯的机器。
在经历了蒸汽机、电气、信息时代之后,人类正在进入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目前的人工智能是所谓的“弱人工智能”,没有自律意识和自由意志的人工智能,仍然是人类的工具。未来人工智能也不会取代人类,但可以完成人类的大部分工作。不过不用担心,蒸汽机时代80%的职业现在都已经消失,但人类并没有灭亡。对于人工智能,重要的是人类如何利用它,通过它来建设社会。
人工智能这盘棋才刚刚开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