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色清幽意趣闲适

2016-05-14 09:46:32张坤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北斋公事花事

张坤

北斋雨后

(宋)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吴青:唐画家吴道子的画,此代指名画。放吏衙:免去吏卒定时参见知府的惯例。[注]①此诗为宋神宗熙宁年间作者任兴元知府时作。北斋是作者庭院中的书斋。

【作者简介】

文同(1018~1079年) ,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元丰初年知湖州,逝世于赴任途中。世称”文湖州”。

【赏读提示】

读了这首诗之后,我们会对诗中作者所描绘的幽静的景色与闲适的心情深深感染。诗中起联先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北斋是作者在府衙内读书休憩的地方。“幽圃”不仅指地方僻静,主要还在于这里吏民不到,没有官事打扰,能使人得到心灵上的平静。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说“常教”,就不是完全免除,不理政务,而是无事报告时,即免去虚套,用字很有分寸。这两句总掣全篇,又引起下文,下面各联,即分别从景、事、情三个方面,作具体描绘。

诗的第二联可谓是本诗的神来之句,这两句上承首句,扣住诗题,写北斋雨后之景。鸟雀和蝴蝶最怕雨,雨后天睛,它们也最先出来活动,所以作者最先听到竹上的鸟雀声。特用“双禽”两字,不仅因为鸟雀常常成对而飞,还因为两鸟对鸣,双双跳跃,更能见出鸟雀鸣叫的欢快悦耳,竹枝的摇曳多姿,如一鸟便有孤栖冷落之感。深秋时节,蝶影已稀,故只写一蝶。因为这时花事已少,所以那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此联鸟声蝶影,高下相映,竹摇翠影,花含水珠,再衬着蓝天碧草,画面美丽。

前两联写的是室外的景色,第三联由室外转到室内。“吴画”指唐代大画家、被后人尊为“画圣”的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扫壁”不仅是因为爱惜画,也表明兴致很高,所以特别挂在壁上,细细端详品鉴,绝非随便打开草草一瞥。“越茶”即越地(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所产之茶。越地盛产茶叶,多名贵品种,诗中因用作名贵茶叶的代称。茶叶既这样名贵难得,又是初次“试”饮,能享有此味者,是作者的知心好友,他们交谈时十分快乐欢畅。观画品茗,都是极其高雅之事,而一为独处之乐,一为交友之乐,情趣不同,而心情之恬淡闲适则相同。这清幽的景色和闲适的乐趣,勾起作者对过去山居生活的回忆,因而引出末联。“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情趣。这句是倒装句,是说因为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并不是说为了多些野兴而少办公事。而公事之少,又与作者的治理有方有关,这里含着一些得意心情。然而,作者从1049年(皇佑元年)中进士,次年开始任官,到此时已二十五年,对仕宦生涯,已产生了一些厌倦情绪,所以末句表达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向往。

【请你思考】

1.这首诗的最后一联“公事少”与第一联的“放吏衙”相呼应,写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首诗的第二联写作时情景交融,对此请作赏析。

【参考答案】

1.写出诗人因少公事而显得轻松恬淡、悠闲自在的情态,同时也隐露自己治理事务的得意心态。

2.这两句描写双禽占竹、秋蝶寻花之景;“占”字表现雨后鸟雀在竹枝上跳跃时的欢喜得意神态,而“寻”则因深秋花事已少,蝶影已稀,四处觅花,呼应了首句的“清佳”。表现出诗人闲适清雅的心态。

猜你喜欢
北斋公事花事
葛饰北斋与浮世绘
幼儿100(2022年34期)2022-09-08 05:10:34
晋源四月花事忙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重寻巨浪:不为人知的葛饰北斋
当代美术家(2021年4期)2021-09-13 02:13:48
拾一抹春意,书一笺花事
学生天地(2020年9期)2020-08-25 09:13:38
陌上花事浓
公民与法治(2020年8期)2020-05-21 07:39:46
公事公谈:传统乡村社会协商治理的实践过程——以江西省鄱阳县桃溪村“谈公事”为例
新·北斋展
BOSS臻品(2019年2期)2019-04-02 03:11:14
若说花事
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38
民国名人风月史:嫖娼是私德还是“公事”?
读书文摘(2016年8期)2016-05-14 15:34:32
旁听
意林(2007年7期)2007-05-14 05: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