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中机制应用

2016-04-29 00:00:00唐敏
水能经济 2016年10期

【摘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指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单位创造价值,给单位带来效益。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以及工资等保证的管理总和,被统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管理。笔者就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才能有效的保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简单阐述如下。

【关键词】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机制管理

一、事业单位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之前的激励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主要问题是,第一不同层次的人群应该用不同的考核去评价。单纯的依靠行政职务晋升,激励中低层管理人员很难有效的调动其职工的积极性。在薪酬保障机制中,现有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并没有实现应有的保障功能。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是按照国家的工资制度进行分配的,有些单位是根据职称和年限来进行工作划分的,这样不但不能很好的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并且,抹杀了职工的进步的积极性。

第二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体系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为了工资分配、职称考核和后备人才培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也在人才分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励是一个系统,贯穿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相配合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适应事业单位的机制,才能真正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缺乏灵活的激励体系。现代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是利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并且还存在国家统一的基本工资制度,工资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国家财政状况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虽然有时候工作的涨幅受市场的控制,但是整体上工资涨幅基本上变化频率很小,因此,这种激励手段在一定情况下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在者在激励考核的方式上一般都是简单的填表或者打对勾等形式,在一定情况下,缺少定量指标规定,这使得激励考核流于形式,引不起到了人们的注意,在激励的形式上缺乏公开性,并且让同事之间很难信服,很多东西就成为了形式上的东西,自然也有失公正,这样不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会影响事业单位整体职能的发挥。

第四缺乏灵活的用人机制。现在很多单位,特别是私人企业,题目利用人机制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理念,并且把这种思想渗透到每名职工脑海里,这种管理模式迫使职工努力的工作,并不断的提升自己,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但是事业单位由于工作人员的心态,以及陈旧的思想,要想提拔就要有关系、有资历、靠年龄等论资排辈,依靠职称,这种“前辈的挡道”使得优秀人才望而却步,论资排辈压制着很多优秀的人才,这就无形中压制了他们的内在,在加上前边的因素作用使得很多优秀的人才纷纷看到外边世界很精彩并且有很多诱惑,于是跳出人人都羡慕的事业单位,去发展其他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在其位不能谋其事,整体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办事能力以及整体素质让人担忧。

第五缺乏人本文化理念。在一个企业人本文化很重要,同样在事业单位,人本文化也很重要。在工作中总是以罚代奖,平淡如水,这种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工作靠自觉,管理靠大家的人本文化经济虽然适应事业单位,但是他需要有关管理人员仔细静下心来去思考,因为,缺乏这种理念当前事业单位就会人才流失严重。

二、事业单位实现绩效激励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激励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激励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事业单位的工作也要从被动变成主动。这就需要提高整体人员工作的理性,首先要提高主管领导的激励理念,就要让他们知道激励机制是推动事业单位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好的激励理念能让职工在工作上,还是自身的业务能力上不段的自我突破,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正能量。其次好的激励理念让员工时时刻刻都严格要求自己,让事业单位员工与企业员工一样具有很强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及危机感。

只有改变意识打破原有的模式,才能转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取而代之的是“懒者下贤者上”,这样的工作理念不但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改掉了以往职工“懒、慢、散”的工作作风,他们会不断的学习新知识,钻研新业务,跟上时代的潮流,无形中就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2.针对性

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就要从根本上调查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人才,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工作者的工作需求,才能最大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员工才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实现共同工作目标而奋斗。

3.公正性

建立高效的考核体系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是否有激励措施,还取决于激励的绝对程度和相对程度。员工会不时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报与他人的投入和回报作比较,只有当他们感觉到这一比率相当的时候就会产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励机制是实现事业单位有效激励的保证。首先,搞好量化,要对达到的标准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尽可能地进行量化。事业单位通过对管理目标的量化,为衡量管理达标程度提供精确的尺度,从而对综合考核评定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手段。其次,加强评估就是衡量工作成效,对实际工作成果做出客观评价。事业单位通过比较,了解检查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为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提供客观依据。评估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有成效地组织好评估,要把管理与发展建设的各项工作综合起来思考,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结合起来,进行统一评估和检查。再次,做到赏罚分明。赏罚并重,赏罚分明,事业单位应有一套全面的、详细的赏罚细则,对每一次赏罚人的范围、等级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做到人人有数。细到针对某一事有不同的对待方法,才有可操作性。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受到鞭策,真正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

4.改变用人制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变化而变化,所以人的潜在的因素中是极为重要的,事业单位要想发挥人的最大作用就要主动的改变过去的体质,改变以往的用人模式,不能依靠关系、资历等对人进行提升,而是依靠能力,这与工作时间长短等没有很大的关系,用人渠道是依靠选拔的,不能依靠内部调动。以上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和深化的最为有利的手段,也是最为有效的激励证明,因为人才总是要流向优秀的环境,所以事业单位应该给予人才一定的吸引,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下转第页)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外边的人才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职工的视野,提高单文的经营效益,同时还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支出,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全面发展。

5.建立总量控制

在单位内部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体系,在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业绩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建立规范的工资奖罚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设立单位内部资金奖励措施,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更有利于建立内部相互学习风气,不断的壮大职工学习队伍,这样就在无形中提高了职工的整体工作效率与学习意识。

在加大对效绩工资和量化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注意对职工文化学习的情况,如果只是片面的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出现思想上的偏差,严重的会造成好的会越来越好,差的会越来越差,这是我们建立机制最不想见到的,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代表我们机制工作的失败了,为了提前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加大员工学习,相互竞争的前提下,要建立良好的学习秩序,并根据进步大小,工作的效率等情况进行奖罚,这样,不但可以纠正进步缓慢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先进与后劲一块激励,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单位文化。

三、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事业单位应该打破过去的陈旧的职工工作机制,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关心职工,关注人才,留住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有所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整体职工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兴宏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国企》2014.12.

[2]吴洪江 孙月明 张丽红 浅谈机制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经济管理》2015.01.

[3]王东升 谢娜 魏强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整合 《经济视野》2013.11.

作者简历:唐敏,女,(1981年4月23---),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现在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工作 ,主要负责开发区科技和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